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
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
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
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职离去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物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送别之情。首句“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中的“双凫”,意指官船,未央为长安城的一部分,而河阳则是古代地名,此处指的是途经的地点,展现了一种远行的壮阔景象。第二句“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中,“新行色”可能指的是官员旅途中的新鲜印象,而“旧御香”则是对往昔皇家气息的回忆,这里通过对比,传达了时间流转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第三句“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中,“县花”可能指的是沿途所见之花,而“墨绶”则是古代官员用的符信物品,这里暗示了官场往事;“关柳”和“铜章”则勾勒出边塞的荒凉景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描摹,诗人传达了一种离别之情。
最后两句“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表明了送别者对于离去者的期望,即希望其能够在新的岗位上施展才华;而“相思淇水长”则是对离别之痛的抒发,“淇水”本身就有着哀伤的意象,这里的“相思”更增添了几分沉郁。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人事变迁和个人的情感世界,表达了一种深切的离别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于未来某些期许。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君家旧淮水,水上到扬州。
海树青官舍,江云黑郡楼。
东南随去鸟,人吏待行舟。
为报吾兄道,如今已白头。
神仙吏姓梅,人吏待君来。
渭北草新出,江南花已开。
城边宋玉宅,峡口楚王台。
不畏无知己,荆州甚爱才。
悔系腰间绶,翻为膝下愁。
那堪汉水远,更值楚山秋。
新橘香官舍,征帆拂县楼。
王城不敢住,岂是爱荆州。
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
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
驿舫宿湖月,州城浸海云。
青门酒楼上,欲别醉醺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