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其一)出逢危叶落

举眼秋萧索,乾坤岂不容。

叶因危后落,身是出时逢。

古木犹当道,西风小倚筇。

峥嵘如解羽,零乱复寒蛩。

薄似佳人命,飘如去国踪。

小山留我止,香月自重重。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诗人以“出逢危叶落”为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首句“举眼秋萧索”,直接点明了秋天的凄凉氛围,给人一种深深的悲凉感。接下来,“乾坤岂不容”,似乎在表达对天地间万物更迭的无奈和感慨,暗示着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其规律,包括生命的起落。

“叶因危后落,身是出时逢”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落叶与人的命运相联系,形象地描绘了生命从繁盛走向衰败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偶然性和不可预知性。接着,“古木犹当道,西风小倚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独的画面,古木矗立于道路旁,西风轻拂,诗人手持筇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意境。

“峥嵘如解羽,零乱复寒蛩”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比喻和对比,将生命的挣扎与最终的消逝展现得淋漓尽致。峥嵘的景象仿佛是生命最后的挣扎,而零乱的寒蛩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薄似佳人命,飘如去国踪”将个人的命运与佳人相比,又与离国的行踪相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最后一句“小山留我止,香月自重重”则以小山留住诗人为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坚持或停留,同时“香月自重重”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或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秋景(其二)出逢危叶落

四顾欲何之,逢秋出自悲。

万山青未了,一叶落何危。

未肯哀穷巷,还因立别歧。

有风惊槁木,如鸟坠高枝。

梧柳同如此,江湖事可知。

月明疏影出,踏踏露巢攲。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秋景.远客坐长夜

身是秋风客,游梁更赋梁。

此时家在远,独坐夜偏长。

岁月黑貂晚,江湖白雁霜。

乌皮人兀兀,蟾影海茫茫。

扣角馀三叹,闻鸡悄四荒。

炉烟秋伏枕,谁念待班行。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秋景.芙蓉红岸湿

岸柳似衰容,高花忽数重。

红光荡人意,清露湿芙蓉。

秾丽秋深见,攀翻木末逢。

便疑江濯锦,不是隰游龙。

寒倚惊裙溅,云归悄梦踪。

霜风多意思,残日挂高舂。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秋景.庭榴剖朱实

榴压中庭坠,冰盘荐玉壶。

西风吹转绿,嘉实剖来朱。

摘向栏干近,安除海外无。

微醺揎绛袖,一笑灿明珠。

酸彻邻机齿,凉生浴锦肤。

冷思当日艳,血色盛罗襦。

形式: 排律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