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远客坐长夜

身是秋风客,游梁更赋梁。

此时家在远,独坐夜偏长。

岁月黑貂晚,江湖白雁霜。

乌皮人兀兀,蟾影海茫茫。

扣角馀三叹,闻鸡悄四荒。

炉烟秋伏枕,谁念待班行。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秋天的夜晚,独自坐在远方,面对着漫长而寂静的夜晚。诗人以“身是秋风客”开篇,点明了自己作为过客的身份,身处异乡,孤独而漂泊。接着,“游梁更赋梁”,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漂泊与归属感的矛盾,仿佛在异乡重又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此时家在远,独坐夜偏长。”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远离家乡,夜晚显得格外漫长,孤独感被无限放大。

“岁月黑貂晚,江湖白雁霜。”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时间的流逝比作“黑貂晚”,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江湖白雁霜”则通过白雁在霜天中飞翔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乌皮人兀兀,蟾影海茫茫。”“乌皮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穿着黑色皮衣,孤独地站立或坐着。“蟾影海茫茫”则描绘了月光下的大海,一片辽阔无垠,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广阔思绪和迷茫。

“扣角馀三叹,闻鸡悄四荒。”“扣角”可能指的是敲击牛角,古代士兵行军时常用此声作为号令。“三叹”和“悄四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远方世界的深深忧虑。

最后,“炉烟秋伏枕,谁念待班行。”“炉烟”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夜晚取暖,而“秋伏枕”则意味着他正沉浸在秋夜的寂静中。最后一句“谁念待班行”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理解他的心情,以及对于回归正常生活(“班行”可能指官场或社会秩序)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位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秋景.芙蓉红岸湿

岸柳似衰容,高花忽数重。

红光荡人意,清露湿芙蓉。

秾丽秋深见,攀翻木末逢。

便疑江濯锦,不是隰游龙。

寒倚惊裙溅,云归悄梦踪。

霜风多意思,残日挂高舂。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秋景.庭榴剖朱实

榴压中庭坠,冰盘荐玉壶。

西风吹转绿,嘉实剖来朱。

摘向栏干近,安除海外无。

微醺揎绛袖,一笑灿明珠。

酸彻邻机齿,凉生浴锦肤。

冷思当日艳,血色盛罗襦。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秋景.雁南归

天阔雁何之,沈云字字稀。

明知从北至,又说是南归。

兵气侵行急,河声背影微。

江湖霜信远,城郭主人非。

不惜惊弦得,惟忧系帛遗。

河梁人惜别,似尔不能飞。

形式: 排律

秋景(其一)鹭于飞

沧洲开晚景,莽苍更依稀。

有鹭从中起,于天尽处飞。

数丝风冉冉,一片雪晖晖。

外路迷乡国,天风起我衣。

远游寻鹤侣,近不为鱼肥。

西塞山边雨,渔蓑独自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