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养晦练江并序

朝为练江吟,暮为练江吟。

练江果何在,曰在江之阴。

练江不在眼,练江常在心。

譬之古君子,土思操南音。

褰裳涉其浅,拿舟济其深。

练江可以钓,得鱼沽酒斟。

季子佩六印,陶朱贾千金。

此事决失望,鸥盟难重寻。

秋落粪本木,春返来宾禽。

矫首天都峰,吾亦辞武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早晨我在练江边吟唱,傍晚也在练江边吟唱。
练江究竟在哪里?答案在江水的南岸。
虽然练江不在眼前,但我的心永远与练江相连。
就像古代的君子,心中怀念着南方的音乐。
提起衣裳过浅水,划船渡过深水域。
在练江垂钓,钓到鱼后买酒畅饮。
季子佩戴六枚官印,陶朱公积聚千金财富。
这样的事终究会让人失望,与鸥鸟的约定难以再寻回。
秋天落叶覆盖原木,春天归来引来候鸟。
抬头仰望天都峰,我也要告别这武林之地。

注释

练江:江名。
江之阴:江水南岸。
土思:怀念。
操南音:南方的音乐。
褰裳:提起衣裳。
拿舟:划船。
季子:古代对有地位者的称呼。
陶朱贾:陶朱公,指富商范蠡。
鸥盟:与鸥鸟结盟,象征隐逸生活。
粪本木:落叶覆盖的树木。
武林:指杭州,因西湖有武林门而得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题刘养晦练江并序》。从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对练江的深情和对古君子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不满和逃离世俗的愿望。

"朝为练江吟,暮为练江吟。"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于练江的不断吟咏,显示了他对这片水域的深厚情感。

"练江果何在,曰在江之阴。练江不在眼,练江常在心。" 这几句话通过设问和答,表达了练江虽不再眼前,但它在诗人的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一种精神寄托。

接下来的 "譬之古君子,土思操南音。褰裳涉其浅,拿舟济其深。" 几句借用古人对自然的感悟和行动来比喻诗人的情怀。这里提到的“古君子”可能是指那些崇尚高洁、有远大理想的人物,而“土思操南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练江可以钓,得鱼沽酒斟。季子佩六印,陶朱贾千金。此事决失望,鸥盟难重寻。" 这几句写出了对一种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物质追求和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最后,"秋落粪本木,春返来宾禽。矫首天都峰,吾亦辞武林。" 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以及他个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决心。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练江的描写和对古君子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和诗人的逃避心理。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题朱仲华百牛图

以栋梁成厦屋,万牛不足。

以耒耜命巾车,一牛有馀。

画师幻此沮洳泽,若牯㹀犊辈且百。

太平村落丰年秋,只欠耳边闻晚笛。

老身元是牧牛儿,凭谁写作刘凝之。

形式: 古风

题吴仲远游淮送行诗卷

昔有大丈夫,万里事远游。

远游何所极,飘若孤云浮。

欧冶淬利剑,造父翼华辀。

东睇薄瀛岛,西顾羞昆丘。

长啸首阳巅,悲歌湘水流。

九疑叫虞帝,三川哀宗周。

世人不之识,问之将焉求。

曰有吊古意,聊以消幽忧。

之子方盛年,菽水亦易谋。

朅从浙河滨,言迈淮壖州。

儿女竞执掺,亲朋相谣讴。

鸿鹄眇四海,顾此焉足愁。

已矣勿复道,勖哉企前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孝猿图

攫果实饥嗛,三声泪沾裳。

尼居曾子侍,宁甘读此章。

不食痛所生,乃能善居丧。

林端有返哺,未敌乌衣郎。

面故可颜彪,臂岂徒李广。

泣血同高柴,托音异原壤。

谓当葬其母,山林纵之往。

勿复绊诸笼,充此儿女赏。

形式: 古风

题张长卿竹梅用苏黄各二句

西湖处士骨应槁,不复龙蛇看挥扫。

是谁招此断肠魂,竹外一枝斜更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