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领的英勇形象,通过对苏武忠诚不屈和胡人少年骁勇善射的描述,表达了边疆军人的豪迈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
"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 这两句诗提到了苏武,一个历史上的忠诚将领,他曾在匈奴为质十九年不屈服,这里化用了他的故事,表达了边塞军人的忠贞不渝。
"学他刺血写得书,书上千重万重恨。" 这两句则是对苏武忠诚行为的艺术夸张和升华,将之比喻为刺血写书,书中充满了对国家、对边疆的深沉恨意。
"髯胡少年能走马,弯弓射飞无远近。" 这两句描绘了胡人少年的英武形象,他们不仅能够驰骋沙场,更是善于弯弓射箭,无论远近都能命中。
"遂令边雁转怕人,绝域何由达方寸。"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边疆的孤独与辽阔,以及军人们如何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战斗到底,即使是飞鸟也为之变色,生怕人类的威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民族情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边疆将士忠诚坚守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