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其十二)第十二拍

破瓶落井空永沈,故乡望断无归心。

宁知远使问姓名,汉语泠泠传好音。

梦魂几度到乡国,觉后翻成哀怨深。

如今果是梦中事,喜过悲来情不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商的作品,名为《胡笳十八拍》(其十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身在异乡的孤独与哀愁。

“破瓶落井空永沈”,这一句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种无尽的寂寞和悲凉。破碎的瓶子沉入了深不见底的井中,这个画面传递出一种无法挽回、不可触及的情感状态。

“故乡望断无归心”,诗人通过这个简单而强烈的句子,表达了对远方家园的渴望和无法实现的回归愿望。这里的“望”字包含了深沉的思念,而“断”字则透露了一种绝望。

“宁知远使问姓名”,诗人在此转向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情景,表达了即便是在异乡遇到同乡,也无法减轻内心的孤独感。这里的“宁知”表明了对故土之人的渴求,而“问姓名”则是一种寻找归属感的行为。

“汉语泠泠传好音”,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异乡人士之间通过共同语言交流的情景。“泠泠”形容声音清晰而动听,“好音”意味着美好的言谈,这里不仅指语言本身,更包含了情感上的共鸣。

“梦魂几度到乡国”,诗人的内心世界常常在梦中回到故土,表达了一种无法抑制的怀念之情。梦境成为了诗人与家园之间唯一的联系方式。

“觉后翻成哀怨深”,然而当梦醒时分,这种美好的幻想也随即破灭,留下的只有更深的哀愁和遗憾。

“如今果是梦中事”,这句诗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界限模糊的感慨,以及诗人对于生活真实性的怀疑。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是否所有美好的时刻都只存在于梦中?

“喜过悲来情不任”,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一种总结。尽管曾经有过欢乐的瞬间,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快乐已被深沉的悲伤所取代,情感已经无法自主地去控制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故乡、家园和文化根源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116)

刘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画家。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官虞部员外郎。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琰《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的很多诗歌

  • 字:子夏
  • 籍贯:徐州彭城县
  • 生卒年:766年—779年

相关古诗词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其十)第十拍

恨凌辱兮恶腥膻,憎胡地兮怨胡天。

生得胡儿欲弃捐,及生母子情宛然。

貌殊语异憎还爱,心中不觉常相牵。

朝朝暮暮在眼前,腹生手养宁不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哭萧抡

何处哭故人,青门水如箭。

当时水头别,从此不相见。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坚贞与和璧,利用归干将。

金玉徒自宝,高贤无比方。

挺生岩松姿,孤直凌雪霜。

亭亭结清阴,不竞桃李芳。

读书哂霸业,翊赞思皇王。

千载有疑议,一言能否臧。

儒风久沦弊,颜闵寿不长。

邦国岂殄瘁,斯人今又亡。

别离长春草,存没隔楚乡。

闻问尚书恸,泪凝向日黄。

奄忽薤露晞,杳冥泉夜长。

贤愚自修短,天色空苍苍。

铭旌敛归魂,荆棘生路傍。

门柳日萧索,穗帷掩空堂。

灯孤晦处明,高节殁后彰。

芳兰已灰烬,幕府留馀香。

常爱独坐尊,绣衣如雁行。

至今虚左位,言发泪沾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随阳雁歌送兄南游

塞鸿声声飞不住,终日南征向何处。

大漠穷阴多冱寒,分飞不得长怀安。

春去秋来年岁疾,湖南蓟北关山难。

寒飞万里胡天雪,夜度千门汉家月。

去住应多两地情,东西动作经年别。

南州风土复何如,春雁归时早寄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