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周从事望海亭见寄

年老无流辈,行稀足薜萝。

热时怜水近,高处见山多。

衣袖长堪舞,喉咙转解歌。

不辞狂复醉,人世有风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年岁已高,同辈稀少,生活质朴如穿着藤蔓编织的衣物。
天气热时喜欢靠近水源,站得高看得远,群山尽收眼底。
衣袖宽大适合舞蹈,喉咙灵活能唱歌。
不拒绝放纵与沉醉,因为人间本就充满波折。

注释

年老:年纪大。
流辈:同辈的人。
行稀:行为或生活中的人很少。
足薜萝:比喻生活简朴,如同以薜荔和女萝为衣(薜荔、女萝均为野生植物)。
热时:天气炎热的时候。
怜水近:喜欢靠近水边。
高处:处于高地。
见山多:能看到更多的山。
衣袖长:衣服的袖子很长。
堪舞:适合跳舞。
喉咙转解歌:喉咙灵活,能够唱歌。
不辞:不拒绝。
狂复醉:狂放或沉醉的状态。
人世:人间、世间。
风波: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变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年老时对生命无常和人世变迁的感慨。首句“年老无流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晚年孤独无伴的哀伤,而“行稀足薜萝”则形象地描绘出岁月给脚步留下的痕迹,显示出时间对人的身心之影响。

接着的两句,“热时怜水近,高处见山多”,诗人通过环境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依恋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悟。水在炎热中显得更加珍贵,而从高处望去,山峦叠嶂,似乎也在提醒着诗人天地之广阔与个人命运之渺小。

“衣袖长堪舞,喉咙转解歌”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对艺术的追求。尽管年岁已高,但诗人仍然希望通过舞蹈和歌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的热情。

最后,“不辞狂复醉,人世有风波”表明了诗人面对生命中的种种困扰和变迁时,选择以饮酒和狂欢来暂时逃避现实,虽然知道这样做无法改变“人世有风波”的本质,但在短暂的快乐中寻找慰藉。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无常、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出诗人面对衰老和死亡时,仍旧保持着对生活热爱和艺术追求的坚持。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

前年科第偏年少,未解知羞最爱狂。

九陌争驰好鞍马,八人同著綵衣裳。

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赖得官闲且疏散,到君花下忆诸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褒城驿

严秦修此驿,兼涨驿前池。

已种千竿竹,又栽千树梨。

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

怅望东川去,等闲题作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醉别卢头陀

醉迷狂象别吾师,梦觉观空始自悲。

尽日笙歌人散后,满江风雨独醒时。

心超几地行无处,云到何天住有期。

顿见佛光身上出,已蒙衣内缀摩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醉题东武

役役行人事,纷纷碎簿书。

功夫两衙尽,留滞七年馀。

病痛梅天发,亲情海岸疏。

因循未归得,不是忆鲈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