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为扁舟客,益觉此生浮。
逮今邮亭役,重膇仍百忧。
嗟予何所可,归去无田畴。
惭愧庭下槐,百年霜霰秋。
上苑谁移根,兔目自山丘。
曾见李长官,矫矫增风流。
欲登退省堂,秀句吟白头。
天上问风月,还似当年不。
这首宋诗是晁说之所作,题为《宿洛川嘉槐驿其槐真可爱因思李承之待制尝为此县令有所建退省堂存焉》。诗人以扁舟客的身份起笔,感叹人生的漂泊不定,如今担任驿站职务,身心疲惫,满载忧虑。他自问何处可安身,无田可归,对庭下经霜的老槐心生感慨,想起李承之在此地为官时的风采和他修建的退省堂,不禁怀念那个吟咏佳句的时光。最后,诗人抬头望天,询问风月是否依旧如昔,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怀旧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对过去的怀念。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湖上石楠花出屋,待久老僧来默默。
徐言经岁不出门,偶向今朝移苦竹。
有琴挂壁积尘埃,强之使弹响山谷。
至今两耳犹泠泠,边风日夜相思曲。
春色今似我,已老不足爱。
花随浮云空,只有蜂蝶在。
问春归处无踵迹,肠断江南与江北。
青春不似青山常有情,处处相逢好颜色。
山中故人头亦白,何敢劳渠坐相忆。
愿得春风一夜万丈高,乘之归去旧岩谷。
江家宅在严家濑,亦有商声歌半夜。
不烦死鱼远吐墨,谁识天马早流赭。
嗟予久已乌角巾,愧尔当年白莲社。
唯昔灊山见老禅,枉叹门人才下下。
南屏不可见,岁晚得恂公。
辩笑潮难久,閒嫌云住空。
谁家纫落月,独起汲寒钟。
八十岁除夜,宁知塞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