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月出照北堂,光华满阶墀。

凉风从西至,草木日夜衰。

桐柳减绿阴,蕙兰消碧滋。

感物私自念,我心亦如之。

安得长少壮,盛衰迫天时。

人生如石火,为乐长苦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月亮升起照亮了北堂,光芒洒满台阶。
凉风从西方吹来,草木一天天地凋零。
梧桐和柳树的绿荫减少,蕙兰的翠绿也渐渐消退。
看到这些景象我心中暗自感叹,我的心情也如此般变化无常。
如何才能保持青春活力,不被自然的盛衰规律所迫。
人生短暂如石头撞击产生的火花,欢乐短暂而痛苦却长久。

注释

月出:月亮升起。
北堂:古代家庭中主妇居住和接待宾客的地方。
光华:光芒。
阶墀:台阶。
凉风:带来凉意的风。
西至:从西方吹来。
桐柳:梧桐树和柳树。
绿阴:树荫。
蕙兰:一种香草,象征高洁品质。
碧滋:绿色的生机。
感物:对周围事物的感受。
私自念:内心独自思考。
盛衰:兴盛与衰败。
天时:自然的时节变化。
石火:比喻极短的时间。
为乐:寻求快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月出照北堂,光华满阶墀"两句设定了一个清冷宁静的夜晚场景,明亮的月光洒在空寂的庭院之中,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安谧的氛围。

接着,"凉风从西至,草木日夜衰"描述了秋季特有的凉风和植物渐渐枯萎的情景。自然界的变化引发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深思,"桐柳减绿阴,蕙兰消碧滋"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生灵凋零。

在"感物私自念,我心亦如之"中,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联想到自身也是如此。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让他感到悲哀,进而引发对人生短暂与苦难的深刻体会。

最后两句"安得长少壮,盛衰迫天时。人生如石火,为乐长苦迟"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无奈,以及面对这不可抗拒的事实所持有的悲观态度。"人生如石火"意指人生的短暂,如同石头撞击产生的瞬间火花,转瞬即逝。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秋居书怀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

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

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形式: 古风

秋思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馀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秋凉闲卧

残暑昼犹长,早凉秋尚嫩。

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

幽闲竟日卧,衰病无人问。

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

形式: 古风

秋晚

篱菊花稀砌桐落,树阴离离日色薄。

单幕疏帘贫寂莫,凉风冷露秋萧索。

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