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兼汉宋学,具曾胡才,值国家多事以来,乃能内纾大难,外弭强邻,勋业耀中兴,遐迩共钦郭太尉;
凭一尺书,培十倍价,俾草茅抑塞之士,宛附绝海鸿毛,长途骥尾,休光垂后世,感怀莫报魏无知。
此挽联高度赞扬了郭嵩焘的卓越功绩与深远影响。上联“兼汉宋学,具曾胡才”指出郭嵩焘博采汉宋之学,兼具曾国藩与胡林翼的才能,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杰出的政治才干。在“值国家多事以来,乃能内纾大难,外弭强邻”一句中,作者强调了郭嵩焘在国家面临多重危机时,既能化解内部难题,又能抵御外部强敌,为国家的中兴立下了赫赫战功。
下联“凭一尺书,培十倍价”则描绘了郭嵩焘凭借一封简短的信件,却能提升人才价值十倍,展现出他慧眼识才、善用人才的能力。通过“俾草茅抑塞之士,宛附绝海鸿毛,长途骥尾”,进一步说明郭嵩焘不仅在国内广纳贤才,还远涉重洋,吸引海外精英,使他们心甘情愿为其效力,如同鸿毛附于长途骏马之尾,形象地表达了郭嵩焘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最后,“休光垂后世,感怀莫报魏无知”表达了对郭嵩焘功绩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光辉将永远照耀后世,而人们对于他的贡献,难以找到合适的回报方式,以此表达出对郭嵩焘的深切怀念与崇敬。整联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全面展现了郭嵩焘在政治、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不详
抱维新政策,而调和进步保守两党间,伟识伟才,只手挽支那劫运;
唱兴学先声,为开明中国文化一人杰,强种强国,千秋颂汉族元勋。
读万卷书,献万言策,最苦是孤忠谋国,辑志招携,海外重皇华,持节驾富郑公苏黄门而上;
立三不朽,备三达尊,所难者振拔单寒,奖掖后进,泰山失梁木,感怀在宋宣城潘骑省之间。
胜迹表官亭,况恰当庐阜南横,大江东去;
平湖满烟月,谁补种四围杨柳,十里荷花。
于故人子垂念再三,生死见交情,十载孤儿奉高义;
开新学界勤劳第一,艰难资擘画,千秋遗像表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