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阙。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深邃的园中度过一个清冷而静谧的夜晚,园中春意盎然却又带着几分寂寥。衣衫因连日寒雨而显得单薄,诗人在深夜里饮酒,酒力散去,便躺卧下来与窗外的明月为伴。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感受和审视。万象皆归于静谧,而远处的声响也仿佛断绝,这样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最后两句“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则是诗人对月光的赞美,将月光比喻为清凉如冰的玉壶,但即便如此,也还不足以与这夜晚的明洁相提并论。这样的描写不仅衬托了月色的皎洁,更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澈。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月色和个人感受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篇抒情寄托之作。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海雁长桥北,乘闲日日来。
游鱼自应乐,宿鸟不相猜。
弱柳周遭合,芳花次第开。
梁王昔游集,后乘列邹枚。
宋都南野水,花柳媚名园。
鸟起沙留迹,鱼惊浪结痕。
朱桥通别岛,白路出荒村。
城邑虽云迩,常无车马喧。
踽踽出东轩,徐徐步小园。
何须从吏卒,亦不引儿孙。
蹑屐寻莎径,携筇拨水源。
愁闻俗客到,唯说市朝喧。
一榻仅容膝,身心俱寂然。
直缘知乐内,亦不为安禅。
棐几陈编掩,竹窗残局捐。
尚馀喧噪在,野鸟与林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