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唐公约游名园遇雪辄止

京尘官事日区区,拟出芳郊佩一壶。

楼外阴云迎晓合,陌头霏霰与风俱。

翩翩珍骑曾来否,种种名花更在无。

若得纵游休秉烛,月中沈醉倩人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每日陷于京城琐事中,我打算带着酒去郊外漫步。
楼外乌云在晨光中汇聚,街头雪花随风飘舞。
那轻盈的马车曾否来过,各种名贵的花朵是否还在盛开。
如果能尽情游玩,就无需提灯照明,让我在月色中沉醉,让别人扶着我。

注释

京尘:京城的尘土。
官事:官府事务。
区区:琐碎、平常。
芳郊:美丽的郊外。
佩一壶:带着一壶酒。
楼外:楼的外面。
阴云:乌云。
晓合:早晨聚合。
陌头:街头。
霏霰:细小的雪粒。
翩翩:轻盈的样子。
珍骑:珍贵的马车。
曾来否:曾经来过吗。
种种:各种各样的。
名花:名贵的花卉。
纵游:尽情游玩。
休:不要。
秉烛:拿着蜡烛。
沈醉:沉醉。
倩:请求。
人扶:让人搀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和张唐公约游名园遇雪辄止》。诗中表达了诗人繁忙的京中官事之余,渴望暂离尘嚣,前往郊外名园游玩的心境。首句“京尘官事日区区”描绘了京城政务的琐碎和忙碌,而“拟出芳郊佩一壶”则流露出诗人想要带着酒壶,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楼外阴云迎晓合,陌头霏霰与风俱”,通过写景,展现了早晨阴云密布,雪花纷飞的景象,烘托出游兴被天气所阻的情境。诗人不禁疑问,“翩翩珍骑曾来否”,昔日的美好时光是否还能重现?“种种名花更在无”则表达了对春花烂漫的期待,如今却被冬雪覆盖,无法欣赏。

最后两句“若得纵游休秉烛,月中沈醉倩人扶”,诗人设想如果能抛开一切,尽情游赏,宁愿在月光下沉醉,也不愿手持蜡烛,显露出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园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和杜相公谢寄茶

破春龙焙走新茶,尽是西溪近社芽。

才拆缄封思退傅,为留甘旨减藏家。

鲜明香色凝云液,清彻神情敌露华。

却笑虚名陆鸿渐,曾无贤相作诗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杨龙图芦雁屏

何事高堂秋思生,野芦寒雁画工精。

风前挺立孤根老,云外相从去意轻。

不似丹青能借色,若逢霜月定闻声。

研桑心术都无取,回望江乡计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杨龙图獐猿屏

画莫难于工写生,獐猿移得上幽屏。

相逢平野初惊顾,共向薰风适性灵。

引子昼游新草绿,啸群时望故山青。

可怜官省沈迷处,每到中轩顿觉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运使学士芍药篇

密叶阴沈夏景新,朱栏红药自为春。

香于兰芷偏饶艳,画入缣绡未逼真。

已恨芳华难驻景,可堪愁卧动经旬。

三年想爱须留恋,不为江头酒味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