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别薛八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

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

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

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有志之人遭遇挫折,流落在吴楚之地奔波。
在广陵相逢后,我们一起乘船前往彭蠡湖返回。
桅杆如同江中的树木,波涛连接着海上的山峦。
明天的风帆将驶向远方,何处还能再寻觅到这样的朋友?

注释

士:指读书人或有抱负的人。
不得志:遭遇挫折,不得志向实现。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形容奔波劳碌。
吴楚间:古代地区名,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广陵: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彭蠡:即鄱阳湖,位于江西北部。
泛舟:乘船出行。
樯:船上的桅杆。
江中树:比喻江面船只众多。
波连海上山:形容水天一色,波浪与远处山峦相连。
风帆:代指船只。
明日远:指第二天启程远行。
追攀:追寻、结交。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不得志和对自由漂泊生活的向往。开篇“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心情,"不得志"意味着内心的不满与抱负未能实现,而"栖栖"一词形容出行时的孤独和不安,"吴楚间"则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是古代文化较为发达之地,但对于诗人来说,却只是一处流浪之所。

接下来的“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两句,则具体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在广陵(今江苏扬州)相遇后,又各自乘船返回的场景。“彭蠡”是古代水名,即今天的长江支流之一,这里的“泛舟”表明了一种自由不羁的生活态度。

中间两句“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描绘了诗人乘船行进时所见的壮观景象。“樯”指的是船桨,“江中树”则是水面上的倒影,而“波连海上山”则形容波浪连绵,与远方的山峦相接,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最后两句“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风帆”意指借助风力航行,“明日远”则预示着明天将继续前行至更远的地方,而“何处更追攀”则是诗人在表达,即使在未知的未来,他也不愿回头,总是向往着下一个目的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

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

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东京留别诸公

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

主人开旧馆,留客醉新丰。

树绕温泉绿,尘遮晚日红。

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他乡七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归至郢中

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

日夕见乔木,乡关在伐柯。

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

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