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
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
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
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苦和对故土的深情。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开篇即以壮丽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金碧禺山之遥远,蜀道之艰险,都化作了离别时心中的千重山岭。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中难得的相遇与分别,每一次的相见都是在暮年,每一次的相送都伴随着鞍马的呼唤,这种生离死别的无常,让人不禁产生深深的感慨。
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更是以冷清的景色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的“剑阁”指的是蜀道上的著名关隘剑门关,它不仅是一个实际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通往长安的心路和情感的阻隔。
最后,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则是诗人心中对于故乡的无尽思念。忠孝所可能是某种信仰或精神寄托的地方,而在那里为道忆长安,便是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往昔时代和故土深深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锦里淹中馆,岷山稷下亭。
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
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
古墓芙蓉塔,神铭松柏烟。
鸾沈仙镜底,花没梵轮前。
铢衣千古佛,宝月两重圆。
隐隐香台夜,钟声彻九天。
江水向涔阳,澄澄写月光。
镜圆珠留彻,弦满箭波长。
沈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
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