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一)

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

国使职非愿,神仙未足称。

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

不觉大流落,皤皤谁见矜。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翻译

回忆起年轻时的日子,常去平陵狩猎游玩。
做官并非我所愿,成仙也难说够格。
骑着白马接连不断,呼唤兔子放出苍鹰。
不知不觉中已沦落,满头白发又有谁知我心酸。

注释

少年日:年轻的时候。
游猎:打猎游玩。
平陵:古代地名,这里指代郊外的猎场。
国使:朝廷使者。
职非愿:并非出于自愿担任的官职。
神仙:神话中的长生不老者。
未足称:不足以称为理想。
联翩:连续不断。
白马:白色的马。
喝兔:呼唤兔子。
放苍鹰:放出猎鹰捕捉猎物。
大流落:大意为生活困顿、落魄。
皤皤:形容头发花白。
矜:怜悯,同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怀念青年时期在平陵游猎的情景。"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两句通过对过往生活的追忆,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逝去青春岁月的眷恋。在这段记忆中,诗人不愿意承担国家赋予的职责,也未能达到神仙的境界,因此有"国使职非愿,神仙未足称"之叹。

接下来的"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两句则是对当年游猎情景的具体描绘。诗人在这里通过连续不断地骑乘白马和放飞苍鹰的画面,展示了自己青年时期自由奔放的情怀。

然而,这些美好的记忆最终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散。这从"不觉大流落,皤皤谁见矜"两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孤独,即便是曾经的辉煌岁月,也只能在记忆中寻觅,而现实中却难以有人能够理解这份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于青春逝去、无法再现的无奈和淡淡哀愁。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四)

富儿会高堂,华灯何炜煌。

此时无烛者,心愿处其傍。

不意遭排遣,还归暗处藏。

益人明讵损,顿讶惜馀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

止宿鸳鸯鸟,一雄兼一雌。

衔花相共食,刷羽每相随。

戏入烟霄里,宿归沙岸湄。

自怜生处乐,不夺凤皇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一)

少小带经锄,本将兄共居。

缘遭他辈责,剩被自妻疏。

抛绝红尘境,常游好阅书。

谁能借斗水,活取辙中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二)

变化计无穷,生死竟不止。

三途鸟雀身,五岳龙鱼已。

世浊作䍲羺,时清为騄駬。

前回是富儿,今度成贫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