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从爆火暗中移,椒柏迎欢上酒卮。
今日天晴宜麦熟,明朝春到报花知。
好奇漫说鸡千蹠,行乐都来黍一炊。
但得新年诗有料,不妨贫似去年时。
这首诗描绘了农历新年的第二天,恰逢立春之际的景象与心情。诗人通过对节令的关注和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希望。
“年从爆火暗中移”一句,设定了时间背景,即农历新年的第二天,当时人们习惯于燃放爆竹以驱邪祈福。这里通过“爆火”的动静声响,传递出一种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接下来的“椒柏迎欢上酒卮”,则描写了家家户户用椒、柏等植物装饰门前,以示吉祥,同时摆放着美酒佳肴,预备庆贺新春。这里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也反映出人们对新一年充满期待的心态。
“今日天晴宜麦熟”一句,是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在立春时节,农事活动即将开始,而晴好的天气对于麦子的成熟是极为有利的。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农学知识以及对农民生活的理解。
“明朝春到报花知”则抒写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春季的来临意味着万物复苏,花朵绽放,这里用“报花知”表达了一种自然界更新换代的信息传递,也是对美好景象的一种憧憬。
至于“好奇漫说鸡千蹠,行乐都来黍一炊”,则是诗人在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喜悦与忙碌。鸡鸣犬吠,人们纷纷开始新的一天的活动,而“黍一炊”可能指的是家户间互相馈赠美食,以庆祝新春。
最后,“但得新年诗有料,不妨贫似去年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即便是物质上不及往年,但只要能在精神层面找到满足与快乐,那么这一年的开始也是值得庆幸的。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精神富足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节日氛围、自然环境、生活细节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新春场景。
不详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见山堂里小春寒,觞政诗囊甚有欢。
重客分明知小李,美人自在写猗兰。
直须博去纫为佩,只欠香来劣可餐。
菊涧一枝尤洒落,不妨人作易芳看。
弭节稽山乐事多,旧闻一一入搜罗。
卧薪伯业今何在,乔木家声久不磨。
可笑儿曹怜野鹜,却输道士辨笼鹅。
不因禊帖风流远,千载人谁数永和。
玉宇曈眬晓,琼京略绰寒。
紫衣千骑从,黄伞万人看。
日景新开霁,天颜剩有欢。
驾回春满殿,圣母喜加餐。
白发苍颜五十三,北风不竞又来南。
宦情于我蜡来淡,世味从渠蜜样甘。
乌哺劬劳恩未报,雁行凄断痛何堪。
记生纵有一樽酒,忍与妻孥共醉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