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蛬何唧唧,吟落儿童心。
只在竹篱外,篝灯无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景象,通过对蛙声和儿童吟唱的声音进行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平和安宁的氛围。"一蛬何唧唧"中的“蛬”指的是蛐蛐,它们在夜晚发出的声音给人以宁静感;而"吟落儿童心"则展现了诗人对纯真孩童之心的赞美与向往。接下来的"只在竹篱外,篝灯无处寻"描绘了一种寻找灯火但又难以找到光明的境况,这里“篝灯”通常指的是捕捉萤火虫作为照明之用,但这里却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光明或希望的渴望与困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和孩童吟唱的声音的描写,以及对夜晚寻找光明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某种不易觉察的情感波动。
不详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十暑江湖客,尘缁白苧衫。
人沿沙岛路,风捲海门帆。
带雨厨烟重,通潮井脉咸。
家书言不尽,重拆又重缄。
自身归未得,却劝别人归。
思妇心中事,征夫泪满衣。
蜀天知近远,江树间稠稀。
幸自安双翼,谁教不奋飞。
南风伊轧语窗扉,团扇无功白日迟。
长恨老来方学易,自从春去不吟诗。
虫丝有力萦琴索,蛀粉无声点墨池。
偶出门前行数步,石榴花过已多时。
三百有馀年,潮头不敢颠。
孤尖标白浪,层级上青天。
铃隔山僧呗,灯通海客船。
老来登眺眼,不道步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