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英勇与忠诚,开篇“百雉安危欬唾中”表明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这位官员依然保持着镇定。紧接着,“三平狂寇不言功”则显示了他平息叛乱而不求功名的高风亮节。
诗中的“鲁连解难高千古”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典故,表明这位官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超越了常人,而“回纥投戈见此公”则形象地描绘了敌军在他的面前放下武器,转而归顺的情景。
中间两句,“欲上史官传逸事,要观著令独称忠”,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英勇事迹的赞美,以及希望这些故事能够流传于史书之中的愿望。同时,也强调了这位官员的忠诚品质,是值得后世称颂的。
最后两句,“傥能配食乡人社,宗衮宣城伟绩同”,则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情景,即这位官员如果能够与民同乐,与乡亲一道享受节庆,那么他的功业将会被铭记,与古代的英雄豪杰一样,成为宣扬于城邑之间的美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员英勇事迹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以及对忠诚与功业的崇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