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寒岩与寺院的静谧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句“岩户阴森隔万松”,描绘了寒岩深邃、幽暗的环境,万松环绕,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氛围。接着,“暮云卷尽寺林空”一句,写出了傍晚时分,乌云散去,寺院在空旷中显得格外宁静,云层的消散为接下来的景色铺垫了背景。
“天边渐蚀千峰紫,木杪犹馀一缕红”两句,运用色彩对比,将夕阳的余晖洒满山峰,呈现出一片紫色,而树梢上还残留着一抹红色,生动地展现了夕阳西下时分的壮丽景象。
“两个归僧开竹院,数声残磬度溪风”描绘了僧人归家的情景,他们打开竹院的大门,几声悠长的钟声随溪水飘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祥和。
最后,“凭谁唤起寒山子,共看回光入梵宫”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唤醒古代诗人寒山子,一同欣赏这美丽景色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夕阳下的寒岩与寺院的静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