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岸头石板紫纵横,不是修圩是筑城。
传语赫连莫蒸土,霸图未必赛春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边塞之景,通过对比和反思,抒发了诗人对国家防御的关注。开篇"岸头石板紫纵横,不是修圩是筑城"几字,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坚固的边塞图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土安全的重视。
接着,"传语赫连莫蒸土,霸图未必赛春耕"这两句,则是通过历史的比照,表达了作者对于防务建设的深刻认识。其中“赫连”指的是北方的敌对势力,而“霸图”则意指军事战略。诗人认为,即使在和平时期,也不应忽视边塞的修筑,这种认识体现了诗人的远见卓识。
总体而言,杨万里这首《圩丁词十解(其八)》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以坚固的城墙和深谋的战略来强调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作为宋代文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
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
儿郎辛苦莫呼天,一日修圩一岁眠。
六七月头无点雨,试登高处望圩田。
古来圩岸护堤防,岸岸行行种绿杨。
岁久树根无寸土,绿杨走入水中央。
周遭圩岸缭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行到秋苗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