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其四)

松棚不阔浓浓阴,池沼不宽滟滟深。

宾朋不众尽同心,言语无多足知音。

三伏自然消暑气,何用深山嘉树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深刻感悟。

首句“松棚不阔浓浓阴”,以松棚的窄小衬托出其浓密的树荫,营造出一种幽静深邃的氛围。接着,“池沼不宽滟滟深”则将视线转向水面,虽非广阔,却因水波荡漾而显得深邃迷人,仿佛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宾朋不众尽同心”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的是心灵的契合而非人数的多少。即使在城市中,只要心怀自然,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欣赏这份难得的和谐。

“言语无多足知音”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真正的交流并不在于言辞的繁复,而是心意相通,能够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这种深层次的沟通,往往比表面的热闹更为珍贵。

最后,“三伏自然消暑气,何用深山嘉树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在炎热的夏季,无需远赴深山寻找凉爽,城市中的自然景观同样能带来清凉与舒适。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城市生活的一种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心灵相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城市生活中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显灵宫夜归

云头黯淡色如铁,扑衣打面旱沙热。

六街泼墨气腾腾,几点风灯鬼明灭。

铃铎当当辨古寺,走入衲僧蚕纸被。

堕瓦抛椽雨阁眉,雷公腕脱车轮碎。

长风捲地天吹坼,一星透出层云额。

马蹄依旧送冲飙,炬火不光天路窄。

电光熠熠谱华缯,细如姬发粗如绳。

云山花鸟各呈态,天女飞丝绣不成。

人言闪电是天笑,天翁何事频欢叫。

嫦娥归魄织女藏,顽墨昏肓有何好。

北安门外水沉路,溜点在檐雨在树。

果然隔辙分晴阴,雨师似亦相回护。

归来门巷无灯烛,北奴鞭婢旋煮粥。

墨花一泻满吴笺,残雨疏疏滴檐竹。

形式: 古风

丘长孺醉歌和黄平倩

广陵细酒真珠沸,瓮花决决倒河渭。

研朱泼面火生肌,离身一里闻糟气。

初如渴骥奔鸣泉,渐如怒虎吞脔胾。

乍如山石压一丝,又如云絮泊空际。

须臾变幻如偶儿,乍孤乍末恣俳戏。

又如分身作数人,口耳心神不目制。

旋风著树刺钩藤,郭郎舞袖张颠字。

口中牵丝舌力蹇,千言不能达一义。

酒人讳醉强惺惺,容貌矜持礼法赘。

强将拜跪学常人,不觉攲身落崖砌。

千扶万拥不能支,吻中微闻呼白二。

檐溜丁丁滴到唇,举手推屋若辞醉。

一酣三日昏如泥,齁声吼若惊涛至。

天然一幅浑沌图,人间械路争回避。

形式: 古风

德胜桥水轩集诸公诗

西山去城五十里,紫巘青逻见湖底。

一泓寒水半庭莎,赚得白云到城里。

茭叶浓浓遮雉朵,野客登堂如登舸。

稻花水渍御池香,槐风阵阵宫云凉。

一番热雨蹙波沸,穿檐扑屋生荷气。

乍时泼墨乍清澄,云容闪烁螭蛟戏。

帘波斜带水条烟,北窗雨后梦清圆。

兑将数斗薏仁酒,赁取山光不用钱。

形式: 古风

避雨崇国寺三日纪事

湿云涨山雨不止,一酣三日葡萄底。

天公困雨如困酲,醉人渴饮似渴水。

东市典书西典几,团糟堆曲作城垒。

明知无雨亦不行,权将雨作题目尔。

仆夫安眠马束尾,大瓮小瓮来日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