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逢柳中庸

旧住衡山曾夜归,见君江客忆荆扉。

星沉岭上人行早,月过湖西鹤唳稀。

弱竹万株频碍帻,新泉数步一褰衣。

今来唯有禅心在,乡路翻成向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以前住在衡山时,曾在夜晚归来,见到你这江上的客人,让我想起了家乡的篱笆。
星星消失在山岭之上,行人已早早出发,月亮穿过湖西,鹤鸣声稀疏。
柔弱的竹林密集,常挡住我的头巾,清新的泉水几步就需撩起衣服取水。
如今我只剩下一颗禅心,回乡之路反而指向了那青翠的山峦深处。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归之时的景象与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旧住衡山曾夜归"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诗人回忆起以前在衡山居住时的夜晚归来之情。

"见君江客忆荆扉"透露出诗人对往昔交游的怀念,而"荆扉"则象征着边塞或远行的艰辛。"星沉岭上人行早,月过湖西鹤唳稀"两句,描绘了清晨的静谧景色,人们已经开始早行,而诗人的内心却在月光下与偶尔传来的鹤鸣声中寻找宁静。

"弱竹万株频碍帻,新泉数步一褰衣"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致描绘。"弱竹"与"新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还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今来唯有禅心在,乡路翻成向翠微"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今来"意味着时间的推移,而"唯有禅心在"则表明诗人的精神状态已经转变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乡路翻成向翠微"则是这种禅心下的自然观察,乡间的小路在他眼中变得如同翠绿色的云雾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夜归、旧友、自然景物以及内心变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远的意境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秦人江上见,握手泪沾巾。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非夫长作客,多病浅谋身。

台阁旧亲友,谁曾见苦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江上赛神

疏鼓应繁丝,送神归九疑。

苍龙随赤凤,帝子上天时。

骤雨归山疾,长江下日迟。

独怜游宦子,今夜泊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过宋州

睢阳陷虏日,外绝救兵来。

世乱忠臣死,时清明主哀。

荒郊春草遍,故垒野花开。

欲为将军哭,东流水不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巫山高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月,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