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庵深掩两三峰,白发从渠自不公。
但有孙同开口笑,纵无檄亦愈头风。
鸢肩火色非吾事,牛背烟霏在眼中。
要识之无堪底用,归锄荷月且扶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转孙初生程弟有诗次韵时予头风适愈》。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一庵深掩两三峰,白发从渠自不公。"
这里写出了诗人的隐居之所,是一间深藏在两三座山峰之间的小屋。"白发从渠"表明诗人已经年迈,而"自不公"则是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公平无私,诗人对此有着自己的感慨。
"但有孙同开口笑,纵无檄亦愈头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在孙子的陪伴下,他感到十分快乐。即使没有华丽的宴席,只要孙子一笑,他的头风也似乎随之好转。
"鸢肩火色非吾事,牛背烟霏在眼中。"
这里写的是诗人对外界喧嚣的漠视和自己的生活状态。"鸢肩火色"可能指的是远方山峰上升起的火光,但那不是诗人关心的事。"牛背烟霏"则是形容农事的景象,这些都在诗人的眼中,是他所观察到的自然界和农村生活。
"要识之无堪底用,归锄荷月且扶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对现实的某种不满。在"要识之"中,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认知或理解,而"无堪底用"则是说这种认知难以达到,或者没有实际的应用。"归锄荷月且扶翁"则是在表达诗人希望能够回归到一个简单、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去。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野烧初肥紫玉圆,枯松瀑布煮春烟。
偃徐妙处元无骨,钩弋生来已作拳。
蚤韭不甘同臭味,秋莼虽滑带腥涎。
食经岂为儿曹设,弱脚寒中愁未然。
过江诸老尽风流,煞有佳娱竟未酬。
杯滑酿成千古恨,角寒吹老一城秋。
蟹初上簖诗仍隽,燕已还家客自愁。
渔父不知兴废事,月明多在荻花洲。
山蛰惊尘已发声,移花移竹正忙生。
相成老子一春事,只费天公几日晴。
何以消忧惟酒可,无能为役以诗鸣。
身其隐矣名安用,寄语诸贤月旦评。
孤云落日倚西风,历历兴亡望眼中。
山入六朝青未了,江浮五马恨无穷。
客愁已付葡萄绿,径雨空馀玛瑙红。
我亦欲谈当世事,无人唤醒紫髯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