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见梅

雁叫霜寒木叶飞,西风亭下立瑶姬。

从来冷淡能禁雪,不意孤高也竞时。

松友旧盟寒岁晚,桂华佳约赴秋期。

倚窗索笑空姝媚,汝解能宽宋玉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雁鸣声穿透霜寒,树叶随风飘落,西风亭下站着美丽的瑶姬。
她向来冷淡,却能抵挡严冬的冰雪,没想到她的孤傲竟也迎合了时势。
松树如同老朋友,在寒冷的年末重逢,桂花的幽香约定在秋天来临。
她倚着窗户寻求欢笑,只显现出空灵的美丽,你懂得宽慰像宋玉那样感伤的人。

注释

雁:大雁。
霜寒:寒冷的霜冻。
木叶:落叶。
瑶姬:美女。
冷淡:冷静淡然。
禁雪:抵挡严寒。
孤高:孤傲清高。
竞时:迎合时势。
松友:松树的朋友。
盟:约定。
寒岁晚:寒冷的年末。
桂华:桂花的香气。
索笑:寻求欢笑。
空姝媚:空灵的美丽。
汝:你。
宋玉悲:宋玉的悲伤(宋玉曾因悲秋而作《九辩》)。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中秋见梅》,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陆文圭。诗中通过描绘雁鸣霜寒、木叶飘零的深秋景象,引出西风中的亭下,一位名叫瑶姬的女子独自站立,展现出她的冷傲与坚韧。诗人赞美梅花即使在严寒季节也能抵挡冰雪,其孤高品格竟与时节相竞,显示出不凡的气节。

接下来,诗人以松树为友,暗喻自己坚守的信念,而桂花佳期的到来则象征着美好的约定。最后,诗人倚窗而望,感叹佳人虽美却只能空自妩媚,暗示她无法宽慰诗人内心的宋玉之悲。整首诗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敬仰以及自身的孤独与无奈之情。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无文上人舍财鸠工建新安桥普济众生闻者赞叹随喜赋诗一首

高僧自有神通力,杖锡横空搭两堤。

会见大夫乘驷马,宁无学士助腰犀。

一溪帆影浪花转,百尺栏杆石笋齐。

有客天津闲信步,杜鹃声里夕阳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丙申岁侯仲达之官洪泽

淮楚俗轻扬,萧萧古战场。

残兵空壁垒,旷野失农桑。

鱼蟹西风市,菰蒲浅水塘。

君山足诗景,何事访渔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代上乐平傅知州初庵

一代风流独老庵,再扶道脉起东南。

家声可与诸洪继,易学曾同小阮参。

昼锦羡君荣世胄,寒毡容我坐清谈。

愿为药笼中间物,才匪芝苓愧不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代和翟知事舟中寄登光阳楼诗韵

登临送目际天涯,人物风流胜永嘉。

已溯清流乘画鹢,尚留醉墨看涂鸦。

长空黯淡吹云叶,别浦微茫蹴浪花。

老守江城闲兀坐,秋宵短梦苦思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