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霏霏梅雨洒船窗,绿荇参差早稻黄。
捧诏暂辞图籍府,扬帆深入水云乡。
皇华静宴江楼月,御札闲开野寺香。
若到苏台人问我,长官重拜紫微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准备启程赴任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开篇“霏霏梅雨洒船窗”设定了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日细雨绵绵的江南水乡,梅雨如轻纱笼罩着诗人的行舟,营造出一种淡雅静谧的氛围。紧接着“绿荇参差早稻黄”则展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和对自然生长规律的赞美,绿荇指的是水边的小草,而早稻的金黄色泽,则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捧诏暂辞图籍府”表明诗人即将踏上远行赴任之路,他手持皇帝的诏书(捧诏),临别时对图书和地理志有所留恋。随后的“扬帆深入水云乡”则描绘了他准备启程,扬帆破浪,向着那迷离的水乡前进,这里的“水云乡”既是诗人即将到达的地方,也象征着一种理想和远方。
接下来的“皇华静宴江楼月”和“御札闲开野寺香”,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皇华江楼之月,是对权贵生活的一种描绘,既有豪华壮丽的景象,也隐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御札(皇帝的诏书)闲开,野寺香气扑鼻,则是诗人在忙碌之余寻求心灵寄托和宁静的场所。这里的“野寺”不仅是实际存在的地方,也象征着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若到苏台人问我,长官重拜紫微郎”,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赴任之地(可能指的是苏州一带)的期待,以及他对于未来的职责和身份认同。其中,“紫微郎”是一种星宿的名称,借此来比喻自己所处的地位或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邃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官宦生活以及个人理想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悟。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携家昼锦行,山驿接江城。
使是皇华贵,人还故国荣。
离筵青杏小,别夜子规鸣。
鹦鹉洲边宿,无忘吊祢衡。
月宫同岁取丹枝,次第飞翔侍玉墀。
出职未吟红药树,转官新入白云司。
使权繁重虽无暇,曹局清闲合赋诗。
不似谪官淮水上,鬓毛衰飒咏江蓠。
锦衣西去道何光,卜葬伊川旧钓乡。
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
重寻泉石应多感,旋插松楸未著行。
一月归程如有暇,云间时到读书房。
佐郡海西边,挂帆离兔园。
远经罗刹石,去近鹡鸰原。
菊暖秋飞蝶,霜晴夜叫猿。
老郎方吏隐,应笑市朝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