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久雨我亦厌,涔涔落不公。
下田何太滥,东海更群凶。
道路沾濡际,干戈蹋茸中。
楼台虚蜃气,波浪假鲸风。
老者见不忍,高天诉曷通。
掌杯虽拨闷,抑郁尚填胸。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拨雨闷》描绘了久雨不止的场景,诗人对连绵不断的雨水感到厌倦,认为它不公平地落在田间,甚至引发洪水之患。他忧虑道路上的行人和战争中的士兵遭受湿滑之苦,楼台在雨雾中显得虚幻,海浪似乎借着风雨之力更加汹涌。诗人对于老者的困境深感同情,却不知如何向上天申诉。尽管试图以饮酒排解心中郁闷,但愁苦之情依然郁结于胸。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内心的苦闷。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淰淰新凉两月秋,病多犹自不梳头。
馋奴客燕虚支酒,懒子书檠假惜油。
蟋蟀庭除朝露在,蟏蛸窗户晚烟收。
近时江海欣平盗,斗下芒星又可忧。
老去不信老,自然筋力疏。
忙缘一懒送,病发十朝梳。
扫地风还叶,开窗月晒书。
秋虫不解静,干聒夜凉初。
一甓真如博浪锤,事机不偶亦空施。
降城未分身无用,骂贼犹知舌可为。
膏火愿延三日死,海天能信六龙之。
长檐街上春秋祀,李邺魂应愧此祠。
荷之跋之,函历阻脩。怀之涉之,函经横流。
生死肉骨兮,天既罔求。俾我首丘兮,岂天固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