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主簿过翠眉亭(其一)

墨绶低回叹陆沉,好山浑作翠眉颦。

我聊尔耳宁违俗,仕有时乎亦为贫。

老去催科非所学,向来凋瘵愧斯民。

整襟再拜栾城像,幸剩残膏丐后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感叹官场沉沦,美好的山峦也似蹙着黛眉哀愁。
我只是随波逐流,怎能违背世俗?做官有时也是为了生计贫寒。
年老时征收赋税并非我所学,想起过去的困苦,我对百姓深感愧疚。
整理衣襟,再次拜谒栾城(即诗人杜甫)的画像,希望能留下些许精神遗产给后人。

注释

墨绶:古代官员的黑色丝带,象征官职。
陆沉:比喻国家或社会的衰败。
翠眉颦:形容山色如女子黛眉紧锁,表示忧郁。
聊尔:姑且如此,随便应付。
违俗:违背世俗常规。
仕有时:做官有时。
催科:催收赋税。
非所学:不是我所擅长或追求的。
凋瘵:困苦、凋敝。
栾城像:指杜甫的画像,杜甫号'少陵野老',又被称为'杜栾城'。
残膏:剩下的微薄精神财富。
丐后人:赠予后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虞俦在面对官场沉浮时的感慨。"墨绶低回叹陆沉"以黑色的官印象征官职,表达了对仕途沉沦的无奈和叹息,"好山浑作翠眉颦"则将青山比喻为蹙眉的女子,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色仿佛也与诗人的心境相应,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我聊尔耳宁违俗"表达出诗人对于世俗的妥协,他选择随波逐流,而非一味违背常规;"仕有时乎亦为贫"则揭示了仕途背后的贫困现实,暗示了作者对贫穷生活的忧虑。"老去催科非所学"感叹年华老去,征收赋税并非自己所愿,这并非出于对学问的追求,而是迫于生计。

最后两句"整襟再拜栾城像,幸剩残膏丐后人"中,诗人整理衣襟对着某位官员(可能指的是栾城人)的画像致敬,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为后世留下一些有益的东西。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主簿过翠眉亭(其二)

宦情元薄且浮沉,抚字劳心祇效颦。

白首论交嗟已晚,青衫捧檄祇缘贫。

简书岂不怀朋友,德意安能及吏民。

误矣折腰成底事,谁欤高枕有閒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回程泗州道中

淮北燕南昔混同,相望却恨马牛风。

往来未省谁为伴,言语从来自不通。

百岁遗民愁绪外,数声羌笛梦魂中。

径须争渡长淮去,三月烟尘一洗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因次郊行韵眷然怀归

杖藜何日返林坰,梦想西山几草亭。

丛菊暂为三径别,垂杨又见两番青。

宦游知己云中月,市道交情水上萍。

多事不烦渔父问,餔糟久矣忘偏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岁除

除日催人不奈频,那堪月小不圆旬。

谁能椒颂花如锦,自写桃符笔有神。

通夕留连分岁客,明朝多少贺年人。

寿觞举处慈颜喜,却是萱堂剩得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