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答寄用晦王孙(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豫章城楼、长江水、红颜、清夜、阳春、明月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才情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首句“豫章城上有高楼”,开篇即点出地点,豫章城楼高耸入云,引人遐想。次句“楼下长江二水流”,以长江之水的绵延不绝,衬托出城楼的巍峨壮观。接下来,“君更红颜雄制作,谁同清夜美遨游”,诗人以“红颜”形容友人的风采,以“雄制作”赞美其才华横溢,同时表达了对与友人共赏清夜美景的渴望。
“阳春若许千人和,明月何须万里投”,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人想象着在春光明媚之时,能有千人响应,共享欢愉;即使明月当空,也不必远赴万里,因为心中的友谊足以照亮彼此的世界。
最后,“不信秪今求自试,词场可但少应刘”,诗人以一种自信的态度,表达了自己愿意尝试并相信在文坛上能够有所作为,同时也暗含对友人应刘(应玚与刘桢,三国时期著名的文人)的敬仰与期待,希望与友人共同在文学的道路上前行。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其对才华与自然美的追求,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