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五月十二日偕赵平甫拜采石神霄宫太白坟

孤风吹黄鹄,远客归自鲁。

瓣香拜公坟,梁月重凄楚。

比曾登太山,依韵踵遐武。

生平景仰心,兹夕遂亲睹。

何地无青山,何人无黄土。

艳艳谪仙翁,配月照今古。

惜哉生死世,于道竟无补。

世乏蹈海人,此事与谁语。

徘徊暮云亭,玄蝉诉轻暑。

形式: 古风

翻译

孤独的风儿吹过黄鹄,远方的旅人从鲁地归来。
在公墓前点燃瓣香,梁上的月光更显得凄凉哀伤。
比起曾经攀登泰山,我此刻追随你的足迹继续前行。
一生敬仰的心愿,今夜终于亲眼见到。
哪里没有青翠的山峦,哪里没有尘土覆盖的坟墓。
光彩照人的谪仙翁,与月亮相伴照亮古今。
可惜在生死轮回中,这道义终究无处施展。
世间缺少像你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能与谁述说。
我在暮云亭中徘徊,蝉鸣轻声诉说着夏日的炎热。

注释

孤风:孤独的风。
黄鹄:大雁,此处象征远方的旅人。
瓣香:祭祀时点燃的香。
梁月:屋梁上的月亮,象征哀思。
遐武:远大的步伐,指泰山之行。
兹夕:此夕,指眼前这一刻。
艳艳:形容风采出众。
谪仙翁:指李白,因其诗才被赞誉为谪仙。
蹈海人:指有决心和勇气的人。
玄蝉:黑色的蝉,常用来象征秋天或哀思。
轻暑:微热的夏日。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奕所作,题目为《庚寅五月十二日偕赵平甫拜采石神霄宫太白坟》。诗中融合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可以看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首句“孤风吹黄鹄,远客归自鲁”以鲜明的画面开篇,设定了一种秋天的萧瑟气氛。黄鹄,即黄鹤,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往往象征着凄清和孤独。远客归自鲁,则是表达诗人对故土的思念。

接着,“瓣香拜公坟,梁月重凄楚”中的“瓣香”可能指的是祭祀时使用的香料,而“公坟”则是指历史上的某位伟人之墓。这里通过拜谒古人墓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怀念。梁月重凄楚,则是用来形容夜晚的月色,更添了一份凄凉。

“比曾登太山,依韵踵遐武”一句,通过与古人的比较,展示了诗人自身的胸襟和抱负。太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神山,也是许多帝王举行封禅大礼的地方。这里诗人通过登山来比喻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生平景仰心,兹夕遂亲睹”则是表达了诗人一生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尊崇,以及在某个特定夜晚终于得以亲见所仰慕的人或事的喜悦。

“何地无青山,何人无黄土”这两句,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山水与人世间生老病死的哲理感悟。这里的青山和黄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永恒。

“艳艳谪仙翁,配月照今古”中的“谪仙翁”可能是指李白,因为他常被后人尊为“谪仙”。这两句通过对李白的提及,再次展现了诗人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连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月亮一样,照耀古今。

最后,“惜哉生死世,于道竟无补。世乏蹈海人,此事与谁语”则是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人类困境的感慨。这里通过“生死世”和“蹈海人”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悲哀以及寻找知音难的孤独。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历史情怀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收录诗词(135)

王奕(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伯敬谨撰并书”,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 字:伯敬
  • 号:斗山
  •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93

相关古诗词

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一首

鲁桥卸淮舸,淖涂历蓁芜。

翠峄倚天末,髣髴东南隅。

薄暮曲纪城,三清敞仙居。

平原积磥砢,灵河鸣泉珠。

小径斗折上,行与狐兔俱。

循崖索斯篆,恍惚东封书。

丛巅集莲瓣,岩岩瞰青徐。

正途尽茅塞,正尔宜羊车。

蚌珍不蔽美,岧峣到枌榆。

南门肃孟庙,冠袂先抠趋。

气大夙有配,邾少不必都。

盥既觌慈靖,择师谁复如。

形式: 古风

春晖亭为榉川子赋

昔人念亲心何如,喻彼百草蒙春晖。

一川含绿草方长,满地落红春已归。

草欲报春春忽改,子欲养亲亲不待。

嗟哉物尔人亦然,对草无言泪如海。

阳春有脚还复来,今年花谢明年开。

慈亲一去不复见,画图空写春风面。

榉川有子思报亲,结茅竹亭留白云。

亲恩难酬春易过,独倚栏干怨春暮。

寄言孝子须惜时,流光暗促亲颜移。

春盘荐脆须及早,莫待酒浇坟上草。

形式: 古风

祖庭观丁歌

吾祖河汾文中氏,受恩未报夫子灵。

末孙愿言无忝尔,幸际天地还清宁。

奔波水陆数千里,袖香今得拜祖庭。

天欲使观周礼在,时哉巧值开上丁。

北方学者曹博士,新膺上命来交承。

圣门不敢负所学,事事必欲行六经。

尔时己丑八月朔,大中门辟天微明。

左开毓粹右观德,灯毬灿烂交流星。

奎文阁下爇柴燎,柏林鸠鹊争飞鸣。

金丝堂前班引出,笙镛隐隐金石声。

三氏诸孙列左右,皎洁宿鹭排圆汀。

各崇尊长例就位,深衣徵及江南生。

礼官三请诣磬所,朱扉咿?开中扃。

太常金乐交佚奏,秩秩笾豆环簪缨。

首从先圣告祝后,邹兖次第彝樽倾。

却诣齐国父母庙,泗沂分配随重轻。

五贤推尊孔道者,俎豆亦得陈其诚。

春秋天下祀文庙,太常四丁惟鲁行。

青衿白发老学校,观丁未有如斯荣。

俨然清都听雅乐,耳目变换心神惊。

南门礼毕饮福胙,公堂交错飞兕觥。

饮馀独立杏坛下,予怀缥缈欣嘅并。

恭惟素王师万世,道如日月行天晴。

几年读易坐瓮牖,景仰阙里真蓬瀛。

谁令溟渤化清浅,温凉亲得瞻仪形。

吁嗟麟踣凤不至,青霄栩栩飞梁楹。

想当削迹伐木日,诺仕委曲随人情。

不知无可无不可,与时潜跃无将迎。

君臣大义要不废,岂应弦辙俱纷更。

匡围宋害走列国,哀诔汉祠垂千龄。

谁云木坏文寖丧,墓林楷理犹纵横。

文谟武烈悉斯烬,春秋无复陈尝蒸。

皇王帝伯禅林休,尼山泗水常朝廷。

孔林黄屋已八至,功与泰山争峥嵘。

惜哉祥符天子幸,生晚不得随公卿。

封疆万里撤私町,冠佩此夕仰大成。

八表云昏尘眯目,仲孙宣子视独瞠。

观周反鲁学益进,矇与瞍语闻惊霆。

两生此日既见圣,中道未有倾盖程。

箪瓢道不在房杜,深惭礼乐孤汾亭。

归与玉斗授论语,愿与诸子歌菁菁。

庶乎可以报罔极,蠢生未必终顽冥。

斐然成歌记祀事,刊作学者座右铭。

形式: 古风

贽见五峰燕先生

康庐崒嵂撑青空,五峰下有神仙翁。

黄金为佩白玉琐,跨虹飞上燕台穹。

紫垣苍琐白日静,薇花韵的明丹衷。

帝谓公田久不井,为提明月江西东。

某邱某壑无隐耳,贮见汉庾堆陈红。

周官六典冢宰事,有功?亩方为忠。

蹇予落魄不耕子,半生煮字悲吟穷。

盖头不思恋茅屋,负笈远拜夫子宫。

黄河泰华幸一见,于人须识欧阳公。

枯根纤芥尽收拾,药笼未必遗芳藭。

品题愿借燕许笔,可以报德歌豳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