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应官舍

痴顽终日羡人闲,却喜因官得近山。

斜对寺楼分寂寂,远从溪路借潺潺。

眇身多病唯亲药,空院无钱不要关。

文案把来看未会,虽书一字甚惭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整天愚笨地羡慕别人的悠闲,却因为做官而庆幸能靠近山林。
寺楼斜对着分外寂静,从远处的溪流路上借来了潺潺水声。
我这虚弱多病的身体只能依赖药物,空荡的院子因无钱反而无需上锁。
拿起公文来读却看不懂,哪怕只写一个字也感到非常羞愧。

注释

痴顽:愚笨,这里指自己不善钻营仕途。
羡人闲:羡慕别人的清闲自在。
因官得近山:因为做官而有机会接近自然山水。
寺楼:寺庙旁的楼阁。
分寂寂:显得格外寂静。
远从溪路:从远处的溪流边。
借潺潺:仿佛借来了溪水流动的声音,使环境更显幽静。
眇身:身体虚弱,也可理解为孤单的身影。
亲药:依赖药物,常服药。
空院:空旷的院子,暗示生活清贫。
不要关:无需上锁,因为没有什么财物可担心丢失。
文案:公文,办公的文件。
把来看未会:拿起来看却不懂得处理。
虽书一字:哪怕是书写一个字。
甚惭颜:感到非常羞愧,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官舍中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痴顽终日羡人闲"表达了诗人对别人悠闲生活的羡慕,但自己却因担任官职而得以接近山林,颇有几分自得其乐之意。

"斜对寺楼分寂寂"写出了诗人居住的地方与附近的寺院相邻,环境清幽。"远从溪路借潺潺"则是说诗人喜欢走到远处的小溪旁,那里水声潺潺,为自己的心情找到了一种慰藉。

"眇身多病唯亲药"说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经常需要依赖药物来调养。"空院无钱不要关"则透露出诗人在经济上的拮据,无需过分挂念这些世俗的烦恼。

最后两句"文案把来看未会,虽书一字甚惭颜"表达了诗人面对繁琐的文书案件时感到手足无措,即使写下一个字也感到脸红,显露出诗人对于官职工作的一种无奈和不适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平淡与自得,也流露出了对个人生活困境的无奈。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昭应官舍书事

县在华清宫北面,晓看楼殿正相当。

庆云出处依时报,御果呈来每度尝。

腊月近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

两衙早被官拘束,登阁巡溪亦属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洛中张籍新居

最是城中闲静处,更回门向寺前开。

云山且喜重重见,亲故应须得得来。

借倩学生排药合,留连处士乞松栽。

自君移到无多日,墙上人名满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

合归兰署已多时,上得金梯亦未迟。

两省郎官开道路,九州山泽属曹司。

诸生拜别收书卷,旧客看来读制词。

残著几丸仙药在,分张还遣病夫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贻小尼师

新剃青头发,生来未埽眉。

身轻礼拜稳,心慢记经迟。

唤起犹侵晓,催斋已过时。

春晴阶下立,私地弄花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