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二)木樨

人间花少。菊小芙蓉老。冷澹仙人偏得道。

买定西风一笑。前身原是疏梅。黄姑点碎冰肌。

惟有暗香长在,饱参清露霏微。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清平乐·其二》。诗中通过对菊花和芙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繁华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超脱红尘、保持高洁品格的向往。

“人间花少”开篇即点明主题,人间美好的事物难得。接着,“菊小芙蓉老”通过菊花和芙蓉的比较,形象地展现了时间流逝与事物更新换代的哲理。菊花虽小,却因其坚韧不拔而显得格外珍贵;芙蓉虽美,但终究会随时光老去。

“冷澹仙人偏得道”表达了诗人对那种超凡脱俗、冷眼看世事的生活态度的赞赏。这种态度如同冷冽秋风,令人神清气爽。在“买定西风一笑”的句子中,诗人通过“买定”二字,传递出一种主动选择和掌控自我命运的情感,以及面对世界变化时的一种从容不迫。

“前身原是疏梅”则是诗人借用了古代的灵魂转世之说,将自己比作坚韧孤傲的疏梅,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保持独立精神的自我认同。黄姑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月亮,她“点碎冰肌”则是对清冷美丽而又不为人间所动之物的一种描绘。

最后,“惟有暗香长在,饱参清露霏微”通过对花香和露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看似平凡但却能持久、不随世事起伏的美好事物的珍视。这里的“暗香”代表了一种不为外界所知、不求甚高的内在之美,这种美虽不张扬,但却能够长久存在,给人以精神上的滋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借古代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美好与超脱世俗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四)

多寒易雨。春事都相误。愁过黄昏无著处。

宝篆烧残香缕。低鬟暗摘明珰。罗巾挹损残妆。

檐外几声风玉,丁东敲断人肠。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

相留不住。又趁东风去。楼外夕阳芳草路。

今夜短亭何处。杏花斜压阑干。朱帘不卷春寒。

惆怅黄昏前后,离愁酒病厌厌。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渔家傲(其一)

谁转琵琶弹侧调。征尘万里伤怀抱。

客散黄昏庭院悄。灯相照。春寒燕子归来早。

可惜韶光虚过了。多情人已非年少。

只恐莺啼春又老。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三)

畏暑闲寻湖上径。雨丝断送凉成阵。

风里芙蓉斜不整。沈红影。约回萍叶波心静。

催唤吴姬迎小艇。妆花烛焰明相映。

饮到夜阑人却醒。风雨定。欲归更把阑干凭。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