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至当涂怀稚存(其二)

相对常为嚄唶行,更经离索想生平。

六棺未葬悲元振,一刺空磨叹祢衡。

忍使桑榆乖色养,误将书剑换浮名。

乾坤祇许闲鸥鹭,与话烟波浩荡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重至当涂怀稚存(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故人和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首联“相对常为嚄唶行,更经离索想生平”,诗人回忆与故人的相聚,常常引发出激动人心的对话,而今回想往昔,心中满是离别之苦和对过往生活的追忆。这两句通过对比今昔,突出了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

颔联“六棺未葬悲元振,一刺空磨叹祢衡”,这里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表达哀思。元振和祢衡都是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人物,但诗人以“六棺”和“一刺”来象征他们未能得到应有的哀荣,表达了对这些先贤命运的同情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颈联“忍使桑榆乖色养,误将书剑换浮名”,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尽孝于父母,反而为了追求虚名而放弃了本应陪伴在父母身边的责任。这一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对亲情的重视与对功名的追求之间的冲突。

尾联“乾坤祇许闲鸥鹭,与话烟波浩荡情”,诗人以自然界的鸥鹭为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无奈。这句诗暗示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的羁绊,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大造

大造视群生,各如抱中儿。

非因果哀乐,亦自为笑啼。

阿保纵解意,那得无啼时。

当饥幸一饱,心已不在饥。

谁知登崇山,足土固不离。

荣士或见此,秋气旋乘之。

触物感斯集,不知何事悲。

悾恫百年尽,俛首归污泥。

精气生已泄,那有魂相随。

矫枉而过正,亦受前贤嗤。

我慕鲁仲连,阅世同儿嬉。

见首不见尾,焉能赞一辞。

形式: 古风

烈士行

谐乐无疾奏,清识无急觞。

若论壮士志,澒洞为中肠。

剖掷当君前,中有一寸霜。

击衣呼豫让,向风刎田光。

交者不利身,差胜轻薄行。

微躯不自惜,破胆与谁尝。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晚凉

晚凉庭院好,风叶落先秋。

感尔萧疏态,添馀浩荡愁。

披襟祛俗吏,摇扇却平头。

美满今宵梦,真轻万户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答和维衍二首(其一)

连旬忆君得君问,书意不尽继以诗。

迩来吾子才大进,但怪胡尔愤激为。

冬烘一言进左右,吾辈穷薄命所司。

风云月露苦刻镂,元气未必无亏遗。

从来才人感秋气,如豆合黄素染缁。

赋才如此穷尚尔,此意未薄宜深思。

比闻亦作湖海计,此我覆辙当鉴之。

乡闾嬛薄百无恋,讵忘亲鬓霜丝丝。

吹箫乞子行处有,幸者得饱否尚饥。

年时我实深味此,若复劝驾吾谁欺。

虽然穷蹙岂了事,言之泪下如粳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