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常为嚄唶行,更经离索想生平。
六棺未葬悲元振,一刺空磨叹祢衡。
忍使桑榆乖色养,误将书剑换浮名。
乾坤祇许闲鸥鹭,与话烟波浩荡情。
不详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大造视群生,各如抱中儿。
非因果哀乐,亦自为笑啼。
阿保纵解意,那得无啼时。
当饥幸一饱,心已不在饥。
谁知登崇山,足土固不离。
荣士或见此,秋气旋乘之。
触物感斯集,不知何事悲。
悾恫百年尽,俛首归污泥。
精气生已泄,那有魂相随。
矫枉而过正,亦受前贤嗤。
我慕鲁仲连,阅世同儿嬉。
见首不见尾,焉能赞一辞。
连旬忆君得君问,书意不尽继以诗。
迩来吾子才大进,但怪胡尔愤激为。
冬烘一言进左右,吾辈穷薄命所司。
风云月露苦刻镂,元气未必无亏遗。
从来才人感秋气,如豆合黄素染缁。
赋才如此穷尚尔,此意未薄宜深思。
比闻亦作湖海计,此我覆辙当鉴之。
乡闾嬛薄百无恋,讵忘亲鬓霜丝丝。
吹箫乞子行处有,幸者得饱否尚饥。
年时我实深味此,若复劝驾吾谁欺。
虽然穷蹙岂了事,言之泪下如粳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