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赠偃师主人

孤城漏未残,徒侣拂征鞍。

洛北去游远,淮南归梦阑。

晓灯回壁暗,晴雪卷帘寒。

强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夜深城静更声还未尽,同伴已轻拂马鞍准备出发。
从洛河以北远行游玩已久,梦中常回江南已觉厌倦。
清晨灯光照着墙壁昏暗不明,晴天雪地卷起帘子也感到寒冷。
勉强喝下主人斟满的酒,出门踏上行程深知路途艰难。

注释

孤城:孤立的城池,此处指夜晚寂静的城市。
漏未残:漏,古代计时工具,漏未残即夜还未深。
徒侣:同伴、同行的人。
征鞍:出行用的马鞍,代指即将远行。
洛北:洛河以北地区,泛指北方。
游远:远游,指离家或原地很远的旅行。
淮南:淮河以南地区,泛指南方,此指诗人的家乡或心中所念之地。
归梦阑:归梦已尽,表示思乡之情强烈但又无可奈何。
晓灯:清晨的灯火。
回壁暗:灯光照在墙壁上,显得周围更加昏暗。
晴雪:晴朗天气下的雪景。
卷帘寒:卷起帘子仍感寒冷,说明天气寒冷或心情凄凉。
强尽:勉强喝完。
主人酒:主人招待的酒。
出门:离开居所或宴席。
行路难: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旅途中的艰辛。"孤城漏未残,徒侣拂征鞍"两句表明时间尚早,但行者已经准备启程,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情感。

"洛北去游远,淮南归梦阑"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遥远和内心对于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洛北"和"淮南"指的是不同的地理位置,分别象征着出发之地和返回之地,通过这两个地方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旅途中的无限憧憬。

"晓灯回壁暗,晴雪卷帘寒"则描绘了一种冷清的晨景。"晓灯"可能是指夜晚最后一盏灯光,而"晴雪"则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感。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清晨即将启程时所体验到的那种孤独和寂寞。

"强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则表现出了临别之际的不舍和旅途中的艰辛。"强尽"意味着主人在为诗人送行,而"出门行路难"则揭示了旅途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离别之情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远方世界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疾后与郡中群公宴李秀才

强留佳客宴王孙,岩上馀花落酒樽。

书院欲开虫网户,讼庭犹掩雀罗门。

耳虚尽日疑琴癖,眼暗经秋觉镜昏。

莫引刘安倚西槛,夜来红叶下江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病中二首(其一)

三年婴酒渴,高卧似袁安。

秋色鬓应改,夜凉心已宽。

风衣藤簟滑,露井竹床寒。

卧忆郊扉月,恩深未挂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病中二首(其二)

私归人暂适,扶杖绕西林。

风急柳溪响,露寒莎径深。

一身仍白发,万虑只丹心。

此意无言处,高窗托素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病间寄郡中文士

卢橘含花处处香,老人依旧卧清漳。

心同客舍惊秋早,迹似僧斋厌夜长。

风捲翠帘琴自响,露凝朱阁簟先凉。

明朝欲醉文中彦,犹觉吟声带越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