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听猿

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

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连云波澹澹,和雾雨濛濛。

巫峡去家远,不堪魂断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巴江边猿猴的啼声多么凄苦,那声音回响在过客的小船之中。
孤独的枕头打断了我支离破碎的梦,三声猿啼伴随着清晨的风飘进耳中。
江面波涛连着云朵翻滚不息,雾气与细雨交织一片朦胧。
巫峡距离家乡如此遥远,实在难以承受这魂牵梦绕的别离之痛。

注释

巴江:指长江的一段,位于今中国四川省东部。
猿啸:猿猴的叫声,常被文学作品描绘为凄凉哀婉。
客舟:旅客乘坐的船,此处指诗人自己乘坐的船。
孤枕:单独的枕头,象征诗人的孤独。
破残梦:打断、结束不完整的梦,暗示心情的不安。
三声:指猿猴连续叫了三次,古人认为猿鸣三声,别有深意。
连云:波浪与云相连,形容水面广阔,波浪滔天。
波澹澹:波浪起伏的样子,表现出江面的动态美。
和雾:与雾混合在一起,形容雾气与雨水交融的景象。
雨濛濛:细雨迷蒙的样子,增加了环境的朦胧感。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以险峻著称,此处代指远离家乡的远方。
去家远:离家很远,表达了对家的深深思念。
不堪:不能忍受,难以承受。
魂断空:灵魂因极度思念而感到痛苦,仿佛要断裂一般,空指的是这种痛苦得不到慰藉的空虚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旅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一句,设置了整个诗的意境,猿啼声穿透夜静,引起旅人的共鸣。"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表达了旅人因听到了猿啼声而醒转,心中的凄凉与孤独。接下来的"连云波澹澹,和雾雨濛濛"则是对周遭环境的描写,水波连绵,云雾迷蒙,增添了诗中意境的苍茫感。

最后两句"巫峡去家远,不堪魂断空"表达了旅人对远方家的思念之痛,以及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猿啼声这一自然现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和内心的凄凉情怀。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幽深,是一篇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也反映出唐代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细腻感受及个人情感表达的高超技艺。

收录诗词(9)

吴商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山驿

文战何堪功未图,又驱羸马指天衢。

露华凝夜渚莲尽,月彩满轮山驿孤。

岐路辛勤终日有,乡关音信隔年无。

好同范蠡扁舟兴,高挂一帆归五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塞上即事

身似星流迹似蓬,玉关孤望杳溟濛。

寒沙万里平铺月,晓角一声高捲风。

战士殁边魂尚哭,单于猎处火犹红。

分明更想残宵梦,故国依然在甬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綵鸾。

自有绣襦并甲帐,瑶台不怕雪霜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上升歌

玉皇有诏登仙职,龙吐云兮凤著力。

眼前蓦地见楼台,异草奇花不可识。

我向大罗观世界,世界即如指掌大。

当时不为上升忙,一时提向瀛洲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