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诗(其十九)崦里

崦里何幽奇,膏腴二十顷。

风吹稻花香,直过龟山顶。

青苗细腻卧,白羽悠溶静。

塍畔起鸊鹈,田中通舴艋。

几家傍潭洞,孤戍当林岭。

罢钓时煮菱,停缲或焙茗。

峭然八十翁,生计于此永。

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

洞庭取异事,包山极幽景。

念尔饱得知,亦是遗民幸。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谷间隐藏着何等奇妙,肥沃的土地有二十顷。
清风拂过,稻花香气飘过龟山之巅。
青色的稻苗细密如毯,白色的羽毛在宁静中悠然飘动。
田埂边鸟儿纷飞,田中水路连通小舟。
几户人家依傍着潭洞,孤独的戍楼守望着山岭。
垂钓归来煮菱角,停下缫丝烘焙茶茗。
一位八旬老翁生活简朴,此地便是他的永恒居所。
辛勤劳作只为缴纳赋税,笑容常伴度过日夜。
洞庭湖的奇异风情,包山的深幽景色令人向往。
想到你们能饱览这些美景,也是遗世独立者的幸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的田园生活,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动人情感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首句“崦里何幽奇”即设定了全诗的意境,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地方。紧接着,“膏腴二十顷”则描绘出一片广阔而肥沃的土地,这里的“膏腴”形容土地的肥美,是古代对良田佳地的赞誉。

接下来的“风吹稻花香,直过龟山顶”进一步渲染了这片土地的生机与美丽。这里的“风吹稻花香”不仅传达了自然之美,也让人感受到秋收时节的丰饶。而“直过龟山顶”则是诗人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展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青苗细腻卧,白羽悠溶静”中,“青苗细腻卧”描绘了农作物生长的情状,而“白羽悠溶静”则是对水鸟栖息环境的形容,这些都让人感到诗中的世界既充满生命力,又极为宁静。

“塍畔起鸊鹈,田中通舴艋”中,“塍畔起鸊鹈”描绘了水边景象,而“田中通舴艋”则是对农事的细节描述,这些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几家傍潭洞,孤戍当林岭”则转换了场景,从平原走向山区,诗中的“几家傍潭洞”和“孤戍当林岭”都在强调这一片区域的偏僻与幽静。

“罢钓时煮菱,停缲或焙茗”则是对农闲生活的一种描写,“罢钓时煮菱”和“停缲或焙茗”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劳作,但在诗中却显得异常温馨。

紧接着的“峭然八十翁,生计于此永”则是对长寿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峭然八十翁”形容了老人家居的景象,而“生计于此永”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片宁静之地安度晚年。

最后,“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洞庭取异事,包山极幽景。念尔饱得知,亦是遗民幸”中,“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描绘了诗人在这隐逸生活中的满足与平和。而“洞庭取异事,包山极幽景”则是在赞美自然的奇丽与壮观。最后,“念尔饱得知,亦是遗民幸”表达了诗人对这宁静世界的珍惜,以及作为遗世独立之人的幸福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细腻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太湖诗(其五)游毛公坛

却上南山路,松行俨如庑。

松根碍幽径,孱颜不能斧。

摆履跨乱云,侧中蹲怪树。

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坞。

两水合一涧,潨崖却为浦。

相敌百千戟,共擂十万鼓。

喷散日月精,射破神仙府。

唯愁绝地脉,又恐折天柱。

一窥耳目眩,耳听云发竖。

次到鍊丹井,井干翳宿莽。

下有蕊刚丹,勺之百疾愈。

凝于白獭髓,湛似桐马乳。

黄露醒齿牙,碧黏甘肺腑。

桧异松复怪,枯疏互撑拄。

乾蛟一百丈,髐然半天舞。

下有毛公坛,坛方不盈亩。

当时云龙篆,一片苔藓古。

时时仙禽来,忽忽祥烟聚。

我爱周息元,忽起应明主。

三谏却归来,回头唾圭组。

伊余何不幸,斯人不复睹。

如何大开口,与世争枯腐。

将山待夸娥,以肉投䝟貐。

歘坐侵桂阴,不知已与午。

兹地足灵境,他年终结宇。

敢道万石君,轻于一丝缕。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太湖诗(其十五)销夏湾

太湖有曲处,其门为两崖。

当中数十顷,别如一天池。

号为销夏湾,此名无所私。

赤日莫斜照,清风多遥吹。

沙屿埽粉墨,松竹调埙篪。

山果红靺鞨,水苔青髬髵。

木阴厚若瓦,严磴滑如饴。

我来此游息,夏景方赫曦。

一坐盘石上,肃肃寒生肌。

小艖或可汎,短策或可支。

行惊翠羽起,坐见白莲披。

敛袖弄轻浪,解巾敌凉飔。

但有水云见,更馀沙禽知。

京洛往来客,暍死缘奔驰。

此中便可老,焉用名利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太湖诗(其八)缥缈峰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时惊??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䃔䃧。

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

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

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

激雷与波起,狂电将日红。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

暴光隔云闪,髣髴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移时却?下,细碎衡与嵩。

神物谅不测,绝境尤难穷。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

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形式: 古风

北禅院避暑联句

歊蒸何处避,来入戴颙宅。

逍遥脱单绞,放旷抛轻策。

爬搔林下风,偃仰涧中石。

残蝉烟外响,野鹤沙中迹。

到此失烦襟,萧然揖禅伯。

藤悬叠霜蜕,桂倚支云锡。

清阴竖毛发,爽气舒筋脉。

逐幽随竹书,选胜铺苮席。

鱼跳上紫芡,蝶化缘青壁。

心是玉莲徒,耳为金磬敌。

吾宗昔高尚,志在羲皇易。

岂独断韦编,几将刓铁擿。

天书既屡降,野抱难自适。

一入承明庐,盱衡论今昔。

流光不容寸,斯道甘枉尺。

既起谢儒玄,亦翻商羽翼。

封章帷幄遍,梦寐江湖白。

摆落函谷尘,高欹华阳帻。

诏去云无信,归来鹤相识。

半病夺牛公,全慵捕鱼客。

少微光一点,落此芒磔索。

释子问池塘,门人废幽赜。

堪悲东序宝,忽变西方籍。

不见步兵诗,空怀康乐屐。

高名不可效,胜境徒堪惜。

墨沼转疏芜,玄斋踰阒寂。

迟迟不可去,凉飔满杉柏。

日下洲岛清,烟生苾刍碧。

俱怀出尘想,共有吟诗癖。

终与净名游,还来雪山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