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绛归淮南寄韩绰先辈

岛上花枝系钓船,隋家宫畔水连天。

江帆自落鸟飞外,月观静依春色边。

门巷草生车辙在,朝廷恩及雁行联。

相逢且问昭州事,曾鼓庄盆对逝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岛上的花朵缠绕着钓鱼的小船,隋朝宫殿旁水天相连。
江面上的帆影消失在鸟儿飞翔之外,静静的月观依傍着春天的色彩。
街巷间杂草丛生,车辙犹在,朝廷的恩泽惠及远方的雁群。
相遇时不妨询问昭州的近况,是否曾在庄盆宴会上悼念逝去的亲人。

注释

花枝:盛开的花朵。
钓船:用来垂钓的小船。
隋家宫畔:隋朝皇宫附近。
水连天:水面与天空相接。
江帆:江上的船只。
鸟飞外:远处的鸟儿飞翔的地方。
月观:观赏月亮的亭阁。
春色边:春天景色的一侧。
门巷:街道和小巷。
车辙:车辆留下的痕迹。
朝廷:古代中国的中央政府。
雁行联:比喻朝廷官员的队伍。
昭州:古代地名,今广西梧州市。
庄盆:古代丧葬仪式中的祭器。
逝川:象征时间流逝或逝去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和深远的怀念之情。开篇“岛上花枝系钓船”即设定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花枝间系着渔舟,似乎时间在这里停滞了脚步。而“隋家宫畔水连天”则展现出一片辽阔的景致,仿佛历史的长河与自然的广阔在此交融。

诗人接着写道“江帆自落鸟飞外”,帆影逐渐消逝于视野之外,反衬出远行者孤独的心境。紧接着,“月观静依春色边”则是夜幕低垂,明月高悬,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寻觅着春天的余温。

“门巷草生车辙在”,这里透露出一丝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朝廷恩及雁行联”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关怀,仿佛历史的恩泽如同大雁的归来,不曾断绝。

最后,“相逢且问昭州事,曾鼓庄盆对逝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这几句,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心中那份淡淡的忧伤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事变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意境。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送僧归庐山

禅栖忽忆五峰游,去著方袍谢列侯。

经启楼台千叶曙,锡含风雨一枝秋。

题诗片石侵云在,洗钵香泉覆菊流。

却忆前年别师处,马嘶残月虎溪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

失意何曾恨解携,问安归去秣陵西。

郡斜杨柳春风岸,山映楼台明月溪。

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滕迈郎中赴睦州

郡斋秋尽一江横,频命郎官地更清。

星月去随新诏动,旌旗遥映故山明。

诗寻片石依依晚,帆挂孤云杳杳轻。

想到钓台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

云绕千峰驿路长,谢家联句待檀郎。

手持碧落新攀桂,月在东轩旧选床。

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

孔门多少风流处,不遣颜回识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