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真谛寺禅师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山中禅寺的幽静与自然之美。开篇“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勾勒出一幅层次分明的山峦图景,其中“兰若山”指的是佛教中的净土,而这里则是实指山名,表达了诗人对高远之地的向往。"烟霞"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更进一步描绘出山中的清冷与静谧。这里的“冻泉”指的是在寒冷中尚能涓涓而出的泉水,而“晴雪落长松”则是对初冬或深冬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洁净。

诗人通过“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在这里,“问法”意指询问佛法或禅理,而“看诗忘”则是说在这种山中环境里,连诗歌都可以置之不理,显现出一种对俗世事务的淡然。"观身向酒慵"则表明诗人已达到了心无挂碍,对酒也不再有过多的贪恋,只是随性而为。

最后两句“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显示了诗人虽然想要彻底超脱世俗,但又不忍心完全放弃家庭的情感。"未能割妻子"表明内心的挣扎,而"卜宅近前峰"则是说最终选择在山中寻找一处居所,既接近自然,也保留了一份对家人的思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透露出他内心对于世俗与超脱之间矛盾的情感流露。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野人送朱樱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野老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野望

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

云山兼五岭,风壤带三苗。

野树侵江阔,春蒲长雪消。

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野望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