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司空曙李端联句

长安一分首,万里隔烟波。

海上青山暮,天涯白发多。

寻僧因看竹,访道或求鹅。

云树无猿鸟,阴崖足薜萝。

醉中留越客,兴里眄庭柯。

黄叶身仍逐,丹霄背未摩。

别愁连旦暮,归梦绕关河。

高柳寒蝉对,空阶夜雨和。

年华空荏苒,名宦转蹉跎。

南陌东城路,春来几度过。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翻译

在长安的边缘,我写下这首诗,与万里之外的你隔着烟波相望。
海上的青山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苍茫,远方的天涯处,我满头白发增添了离别的忧伤。
为了寻找禅意,我去看竹林,有时也会为了一只鹅去寻求道法。
云雾缭绕的树林中没有猿鸟的踪迹,只有阴暗的崖壁上长满了藤蔓和薜荔。
酒醉中,我挽留了南方的客人,心中所想的是庭院中的树木。
虽然落叶随风飘零,但我尚未触及那高远的蓝天;背负的希望还未曾触摸到天际。
离别的愁绪日复一日,归乡的梦在关山河间盘旋。
高高的柳树下,寒蝉相对鸣叫,空荡的台阶上,夜晚的雨声与之应和。
岁月匆匆流逝,仕途上的追求却屡遭挫折。
春天来临,南陌东城的道路我已经走过多少回了。

注释

长安:唐朝都城。
烟波:形容辽阔的水面。
暮:傍晚。
白发:象征着岁月和沧桑。
寻僧:寻找僧人。
访道:寻求道义。
薜萝:藤蔓植物。
眄:注视。
丹霄:红色的天空,比喻高位。
别愁:离别之愁。
荏苒:形容时间过得快。
蹉跎:光阴虚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长安城外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游子离愁和对朋友的思念。诗人以“长安一分首,万里隔烟波”开篇,便设定了一种遥远与孤独的情绪。接着,“海上青山暮,天涯白发多”则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在“寻僧因看竹,访道或求鹅”的几行中,诗人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寄托,但那种清净与宁静却又像是遥不可及。随后,“云树无猿鸟,阴崖足薜萝”则描绘了一种空寂而又神秘的山林景象。

“醉中留越客,兴里眄庭柯”显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放纵,似乎通过酒来暂时忘却自己的烦恼。而“黄叶身仍逐,丹霄背未摩”则是对秋天的描写,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别愁连旦暮,归梦绕关河”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和亲友的思念。紧接着,“高柳寒蝉对,空阶夜雨和”则是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写,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与寂寞。

最后,“年华空荏苒,名宦转蹉跎。南陌东城路,春来几度过。”诗人通过对时光易逝和功名难就的感慨,以及对往昔岁月的回顾,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情感真挚且充满哲理,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得替后书怀上第五相公

谁语恓惶客,偏承顾盼私。

应逾骨肉分,敢忘死生期。

山县唯荒垒,云屯尽老师。

庖人宁自代,食檗谬相推。

黄绶名空罢,青春鬓又衰。

还来扫门处,犹未报恩时。

独立花飞满,无言月下迟。

不知丞相意,更欲遣何之。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晚春青门林亭燕集

都门连骑出,东野柳如丝。

秦苑看山处,王孙逐草时。

欢游难再得,衰老是前期。

林静莺啼远,春深日过迟。

落花今夕思,秉烛古人诗。

对酒当为乐,双杯未可辞。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

步出青门去,疏钟隔上林。

四郊多难日,千里独归心。

暮鸟声偏苦,秋云色易阴。

乱坟松柏少,野径草茅深。

灞涘袁安履,汾南宓贱琴。

何由听白雪,秪益泪沾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晚夏即事临南居

何须学从宦,其奈本无机。

蕙草芳菲歇,青山早晚归。

广庭馀落照,高枕对闲扉。

树色迎秋老,蝉声过雨稀。

艰难逢事异,去就与时违。

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