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因话天台归思生,布囊藤杖笑离城。
不教日月拘身事,自与烟萝结野情。
龙镇古潭云色黑,露淋秋桧鹤声清。
此中是处堪终隐,何要世人知姓名。
这首诗是一位朋友赴任天台县的送别之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因话天台归思生,布囊藤杖笑离城。" 这两句诗描写朋友携带简单行囊,手持藤杖,笑着离开城市,前往天台县。这既表明了出发的轻松自在,也隐含了对新环境的期待。
"不教日月拘身事,自与烟萝结野情。"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能够摆脱世俗羁绊,自由地生活于大自然之中的羡慕和赞美。这里的“烟萝”形象生动,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龙镇古潭云色黑,露淋秋桧鹤声清。" 描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通过对天气和自然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与深远的氛围。
最后两句"此中是处堪终隐,何要世人知姓名。" 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归宿,不必再为名利所累。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归捷中华第,登船鬓未丝。
直应天上桂,别有海东枝。
国界波穷处,乡心日出时。
西风送君去,莫虑到家迟。
得罪非天意,分明谪去身。
一心贪谏主,开口不防人。
自古有迁客,何朝无直臣。
喧然公论在,虽滞楚南春。
紫衣明主赠,归寺感先师。
受业恩难报,开堂影不知。
松风欹枕夜,山雪下楼时。
此际无人会,微吟复敛眉。
少见古人无远虑,如君真得古人情。
登科作尉官虽小,避世安亲禄已荣。
一路水云生隐思,几山猿鸟认吟声。
知君未作终焉计,要著文章待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