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巴江之上,回顾一年前的行程,感叹时光流转与自然景色的变化。首联“去年冬孟此行舟,一别青山又半秋”以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转换,勾勒出诗人离别青山后的季节变换,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颔联“山色却缘三月好,江声不管二更愁”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三月山色之美,另一方面则以“江声”不理会二更的愁绪,暗示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诗人面对自然时的复杂情感。
颈联“何当今古闲圈套,赚过乾坤好日头”表达了对世间虚伪和欺骗的反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
尾联“欲著谁家双木屐,直从衡岳到罗浮”以具体行动的设想,展现了诗人渴望自由探索的愿望,希望像古代文人一样,穿着木屐,从衡山一直走到罗浮山,追求心灵的解放与自然的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生和理想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情感丰富,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