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俞大尹钦取御史之京(其一)

徵贤诏下五云深,鸾凤齐飞入上林。

骢马候朝趋阙下,绣衣听漏立花阴。

登车素有澄清志,簪笔宁忘献纳心。

寄语行人且相避,汉廷桓典重于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史鉴所作的《送俞大尹钦取御史之京》(其一),以“徵贤诏下”开篇,描绘了朝廷征召贤才的盛况,鸾凤齐飞象征着贤士云集,步入上林苑,寓意着人才汇聚于朝廷。接着,通过“骢马候朝”与“绣衣听漏”,展现了官员们早朝时的庄重与严谨,以及他们对朝廷事务的忠诚与专注。

“登车素有澄清志”一句,表达了官员们怀揣着为国效力、澄清吏治的决心,“簪笔宁忘献纳心”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不忘向朝廷献策进言的责任感。最后,“寄语行人且相避,汉廷桓典重于今”两句,不仅体现了对俞大尹的敬意与期待,也暗含了对古代贤臣典范的推崇,暗示了在当今时代,同样需要像汉代桓典那样忠诚、勤勉的官员。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朝廷征贤、官员勤政的描绘,以及对古代贤臣的颂扬,既展现了明代官场的风貌,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人才的重视。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送俞大尹钦取御史之京(其二)

诏许推贤送上天,此行真不异登仙。

郡中岂独闻三异,囊底何曾受一钱。

已解铜章辞外补,定持霜简拜新迁。

长洲苑里甘棠树,留与吴民说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许克大分教桐城道过余家留诗见柬赋以谢之

翰墨论交岁月赊,朱颜今已鬓成华。

两回经见曾因客,三度相过不在家。

芳草伴人吟道上,乱云随鹤渺天涯。

归来读罢留题句,搔首无言对落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秦淮夜泊

满地月明淮水流,帝城南畔大航头。

凿山曾费前人力,逐利今宜过客舟。

六朝旧事消磨尽,四海安生割据休。

玉树哀音已亡国,更无人在隔江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与金仲和饮别和沈启南韵

寻医兼作送春行,又遇离人问去程。

深夜欲眠还起坐,老年为别最关情。

楚云将暝吴乡杳,蜀雪初消汉水生。

北望中原应不远,可能从此驻行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