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卷帷望秋月,月皎心亦清。

床下寒虫响,庭前落叶盈。

汉阴鲜机械,河上多道情。

一适万事毕,栖栖何所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秋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秋夜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平和。

首句“卷帷望秋月,月皎心亦清”,开篇即以“秋月”为引子,月光皎洁明亮,不仅照亮了外在的世界,也映照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清明与宁静。这里,“月皎”不仅是对月光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澄澈。

接着,“床下寒虫响,庭前落叶盈”,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声响——床下的虫鸣与庭院中的落叶,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萧瑟。寒虫的低吟与落叶的堆积,构成了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反衬出人的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汉阴鲜机械,河上多道情”,这两句则将视角从自然转向内心,诗人似乎在反思现代社会的忙碌与复杂(“汉阴鲜机械”可能暗指远离尘嚣,追求简单生活),并表达了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向往(“河上多道情”)。这里的“道情”既是对自然之道的感悟,也是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一适万事毕,栖栖何所营”,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一次满足,就能让一切事情都得以解决,何必奔波劳碌,寻求无尽的物质与名利?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与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秋夜》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秋夜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内心平静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代生活压力的反思。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禁中遇雨

紫阁肃阴阴,重门寒意深。

忽看百里雾,来作九秋霖。

洒道先清跸,沾花度禁林。

楯郎方夹陛,雨立湿衣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夜霁

秋月澄初霁,退公方掩闺。

稍闻金柝动,坐望玉绳低。

巢鸟喧余湿,庭花落故畦。

羁人惊候变,灯下理寒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十五夜旅怀

暂缀明光草,言从洛下游。

尘沙两河夕,风雨二陵秋。

镜有潘郎鬓,囊无季子裘。

更堪三五夜,独自下西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望太行

北望太行山,嵚岑霄汉间。

倚天开迭障,画地作重关。

车向羊肠转,人从鸟道还。

一为苦寒曲,泪下摧心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