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剡剡兰台缀不亭,翩翩鹦鹉健相陵。
少时锋颖先毛遂,晚岁头颅嗣祖能。
杜老壁间留扫马,符王宫里罢栖蝇。
莫欺贫士无檀施,时向文房度一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次韵王醇甫藏秃笔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兰台为背景,描绘了一支秃笔的形象,通过比喻和典故,展现了笔的坚韧与不凡。"剡剡兰台缀不亭"描绘了秃笔虽残缺但仍点缀在书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存在感。"翩翩鹦鹉健相陵"则以鹦鹉的矫健形象,象征笔虽然秃,但精神犹在,敢于挑战。
"少时锋颖先毛遂"借战国时毛遂自荐的故事,赞美笔在年轻时就展现出锐利的才情。"晚岁头颅嗣祖能"进一步强调笔即使年老,其价值和能力依然承继了祖先的传统。诗人接着引用杜甫和符王的典故,"杜老壁间留扫马"暗示笔曾被杜甫珍视,"符王宫里罢栖蝇"则表明它曾被符王宫中的人们视为高洁之物。
最后两句"莫欺贫士无檀施,时向文房度一僧",诗人以贫士自比,表达出即使身处贫困,仍有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这支秃笔有时也会被用来书写,甚至可能被和尚用于修行,体现了笔的实用价值和精神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秃笔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岁月流转以及贫富境遇的感慨,富有哲理和深意。
不详
黑头期汝作东亭,短发愁予对杜陵。
髡者此时今守积,颖乎平日尔诚能。
屡题秀句文如凤,几注仙经细似蝇。
可是诗人偏爱惜,诗人双鬓渐成僧。
鼻祖有功平水土,耳孙无宅寄邱陵。
蚤因蒙氏收微效,晚向秦皇谢不能。
逸少凭渠取舒雁,阿思为尔逐飞蝇。
王郎世契真如此,莫讶为儒却爱僧。
吹残池面旆中央,幻出台前艳粉光。
衣典欲催愁杜老,鬓霜难拒笑潘郎。
风来尚恐波生陆,暑退犹疑叶可觞。
拟种陶朱三百树,广文茅屋未应荒。
风波久厌水中央,初日精神入槛光。
木末端来就词客,墙头应是误行郎。
高花大叶宜图障,浅绿深红照豆觞。
壮观秋容惟有此,霜边倒尽雨边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