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建中四年多怀

荒徼辰阳远,穷秋瘴雨深。

主恩堪洒血,边宦更何心。

海上红旗满,生前白发侵。

竹寒宁改节,隼静早因禽。

务退门多掩,愁来酒独斟。

天涯忧国泪,无日不沾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荒凉的边境阳光遥远,深秋时节瘴气浓重。
主上的恩情重如山,我愿以血回报,但身处边疆官职,心中又怎能平静。
海面上飘扬着战旗,我一生的白发渐生。
寒冷的竹子不会改变节操,静止的猛禽等待捕捉猎物。
一心追求隐退,家门常掩,忧愁时独自饮酒浇愁。
在遥远的天涯,我为国家忧虑,泪水无时无刻不打湿衣襟。

注释

辰阳:阳光。
瘴雨:热带雨林中的疾病。
主恩:皇上的恩惠。
边宦:边疆官员。
海上红旗:战船上的旗帜。
白发侵:白发渐生。
竹寒:寒冷的竹子。
隼静:静止的猛禽。
务退:追求隐退。
愁来:忧愁时。
天涯:遥远的地方。
无日不:每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荒徼辰阳远"一句,设定了一种边疆孤远的氛围;"穷秋瘴雨深"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景象。

"主恩堪洒血"表明了诗人对君恩的感念,但这种感念在战争的残酷现实面前显得无比脆弱。"边宦更何心"则是诗人表达自己作为边塞官吏,内心的困惑和无奈。

"海上红旗满"可能指的是敌军的旗帜铺天盖地,增添了一种战争即将到来的紧迫感。"生前白发侵"则是诗人因为忧虑国家命运而早早地感到衰老。

接下来的"竹寒宁改节"和"隼静早因禽"可能是在形容边塞的萧瑟景象,以及时间的流逝。"务退门多掩"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的隐居之意,希望远离尘世的纷争。

最后,"愁来酒独斟"和"天涯忧国泪,无日不沾襟"则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深沉忧虑,他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忧愁,但对于国家的担忧如影随形,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泾州观元戎出师

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丛。

吹笳覆楼雪,祝纛满旗风。

遮虏黄云断,烧羌白草空。

金铙肃天外,玉帐静霜中。

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

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

枪垒依沙迥,辕门压塞雄。

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其二)

闻道桃源去,尘心忽自悲。

余当从宦日,君是弃官时。

金汞封仙骨,灵津咽玉池。

受传三箓备,起坐五云随。

洞里花常发,人间鬓易衰。

他年会相访,莫作烂柯棋。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长安秋夕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汉阴吊崔员外坟

远别望有归,叶落望春晖。

所痛泉路人,一去无还期。

荒坟遗汉阴,坟树啼子规。

存没抱冤滞,孤魂意何依。

岂无骨肉亲,岂无深相知。

曝露不复问,高名亦何为。

相携恸君罢,春日空迟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