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州观元戎出师

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丛。

吹笳覆楼雪,祝纛满旗风。

遮虏黄云断,烧羌白草空。

金铙肃天外,玉帐静霜中。

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

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

枪垒依沙迥,辕门压塞雄。

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事行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战士们征战沙场的英勇气概以及边关戍守的艰辛。从语言风格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唐代边塞诗的写法,语言雄浑、意象丰富。

开篇“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丛”两句,以冷清的冬日阳光和萧瑟的马匹声响作为战争景象的背景,营造了一种严肃而紧张的氛围。接下来的“吹笳覆楼雪,祝纛满旗风”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通过对军中号角声和飘扬战旗的描写,传达出战争即将爆发的紧迫感。

中间部分“遮虏黄云断,烧羌白草空”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与毁灭,而“金铙肃天外,玉帐静霜中”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冷漠于战乱的贵族生活,这里的对比强烈,突出了边关将士们的艰难和牺牲。

后半部分“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边塞军事行动的广阔与深远。紧接着,“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则是对历史上名将卫青和他的战功的怀念,表达了一种英雄不再的感慨。

最后,“枪垒依沙迥,辕门压塞雄”展示了军事力量的坚固与强大,而“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则是对将士们远征异域、忠心耿耿的赞美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多层次的景象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点化,展现了边关战争的壮观与悲壮,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时代背景下的英雄主义情怀。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其二)

闻道桃源去,尘心忽自悲。

余当从宦日,君是弃官时。

金汞封仙骨,灵津咽玉池。

受传三箓备,起坐五云随。

洞里花常发,人间鬓易衰。

他年会相访,莫作烂柯棋。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长安秋夕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汉阴吊崔员外坟

远别望有归,叶落望春晖。

所痛泉路人,一去无还期。

荒坟遗汉阴,坟树啼子规。

存没抱冤滞,孤魂意何依。

岂无骨肉亲,岂无深相知。

曝露不复问,高名亦何为。

相携恸君罢,春日空迟迟。

形式: 古风

听杜山人弹胡笳

绿琴胡笳谁妙弹,山人杜陵名庭兰。

杜君少与山人友,山人没来今已久。

当时海内求知音,嘱付胡笳入君手。

杜陵攻琴四十年,琴声在音不在弦。

座中为我奏此曲,满堂萧飋如穷边。

第一第二拍,泪尽蛾眉没蕃客。

更闻出塞入塞声,穹庐毡帐难为情。

胡天雨雪四时下,五月不曾芳草生。

须臾促轸变宫徵,一声悲兮一声喜。

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

回鹘数年收洛阳,洛阳士女皆驱将。

岂无父母与兄弟,闻此哀情皆断肠。

杜陵先生證此道,沈家祝家皆绝倒。

如今世上雅风衰,若个深知此声好。

世上爱筝不爱琴,则明此调难知音。

今朝促轸为君奏,不向俗流传此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