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砧杵寥寥秋色长,绕枝寒鹊客情伤。
关山云尽九秋月,门柳叶凋三径霜。
近日每思归少室,故人遥忆隔潇湘。
如何节候变容发,明镜一看愁异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与内心的孤寂情感。砧杵声响,秋意浓重,寒鹊在枝头鸣叫,凄凉中带有一丝客旅之人的哀伤。关山之后,云雾散去,露出那九月的明月,它似乎也承载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忧愁。而门前柳叶在霜露中凋零,更增添了一份萧瑟感。
诗人提及近日常思念归隐于小室之中,心中怀念那远方的故人,却只能隔着潇湘水而不能相见。这种离愁别绪,随节气的变化和容颜的衰老一同深藏,甚至在明镜前的一瞥,也让人感到异常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不详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驱羸多自感,烟草远郊平。
乡路几时尽,旅人终日行。
渡边寒水驿,山下夕阳城。
萧索更何有,秋风两鬓生。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馀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海上生涯一钓舟,偶因名利事淹留。
旅涂谁见客青眼,故国几多人白头。
霁色满川明水驿,蝉声落日隐城楼。
如何未尽此行役,西入潼关云木秋。
闲上高楼时一望,绿芜寒野静中分。
人行直路入秦树,雁截斜阳背塞云。
渭水自流汀岛色,汉陵空长石苔纹。
秋风高柳出危叶,独听蝉声日欲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