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祖还黄州桃花镇寓居

礼服悠悠岁月深,归来城郭岂堪寻。

葬防不背先师训,居颍能知前辈心。

古驿桃花劳远梦,征途柳色动新吟。

秋风傥有南飞雁,莫惜频频一寄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身着礼服忆往昔,旧城遗迹已难觅。
遵循师训埋骨处,颍水边居住深知前贤意。
古道桃花唤起远方梦,旅途柳色激发新诗篇。
秋风中若见南飞雁,勿忘频频传递书信声。

注释

礼服:指古代的正式服装,表示对过去的怀念。
悠悠岁月:漫长的时光。
岂堪:怎能忍受,难以寻觅。
葬防:墓地,安葬之处。
先师训:老师的教诲。
居颍:住在颍水边。
前辈心:前辈们的智慧和情感。
古驿:古老的驿站。
劳远梦:唤醒远方的梦境。
新吟:新的诗歌创作。
傥:如果。
南飞雁:向南方迁徙的大雁。
频频:频繁地。
一寄音:传递信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瑞所作的《送从祖还黄州桃花镇寓居》。诗中表达了对从祖归乡的深深感慨和对他的关心。首句“礼服悠悠岁月深”,描绘了时光流转,岁月漫长,暗示了从祖经历的沧桑。次句“归来城郭岂堪寻”表达了对故乡变化的惊讶与无奈,暗示物是人非。

第三句“葬防不背先师训”,强调了遵循先人的教诲,体现了家族传统的重要。第四句“居颍能知前辈心”,则表达了对前辈们智慧和精神的敬仰,希望从祖能在新的居所中延续家族的精神。

“古驿桃花劳远梦”描绘了从祖归乡路上的景色,桃花象征着故乡的温馨和思念,而“征途柳色动新吟”则寓言了从祖在旅途中的新诗创作,充满了诗意。

最后两句“秋风傥有南飞雁,莫惜频频一寄音”,以南飞的大雁寄托对从祖的牵挂,希望他能时常通信,传达关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送南翁待制北上

生来畏别不堪闻,十四年中三送君。

挂席压平彭蠡浪,载家喜见太行云。

对扬入掌丝纶宠,纪颂行看金石文。

犹有鹅塘遗意在,一麾须早乞江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姚圣可归旴江(其一)

识面三年久,论心此日同。

相从方款款,索去又匆匆。

宇宙尘机息,江湖老眼空。

南枝春信早,归路载东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姚圣可归旴江(其二)

未了区中事,先留方外盟。

仙才虽有数,大器岂无成。

白发高堂梦,青山故国情。

君归相慰藉,未及水初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凌霁云赴馀姚州学正

天门振铎声弥远,越上横经任更专。

颇怪风云纡宦辙,故因山水著名贤。

圩田秋足先生饭,海月春浮坐客毡。

闻有世南遗墨在,归鸿傥一寄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