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暮秋风吹野花,上清归客意无涯。
桃源寂寂烟霞闭,天路悠悠星汉斜。
还似世人生白发,定知仙骨变黄芽。
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界与凡尘交织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生命的愿望。
"日暮秋风吹野花,上清归客意无涯。" 开篇两句设定了一种淡远的秋色氛围,秋风轻拂,野花随之摇曳,这是对仙界归去的生动描写。"上清"指的是高洁的仙境,而"归客"则是诗人自比,表明自己心向往之于那超凡脱俗的地方。"意无涯"意味着这种追求没有边际,是一种纯粹而深远的情感。
"桃源寂寂烟霞闭,天路悠悠星汉斜。"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仙界的宁静与广阔。桃源,出自《桃花源记》,象征着一个隔绝尘世、美好和平的地方。这里用它来比喻仙境之幽深,而"天路悠悠星汉斜"则形容了一种超脱凡尘的壮阔感。
"还似世人生白发,定知仙骨变黄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肉体衰老与追求不朽生命的矛盾。"还似世人生白发"描绘出凡人随岁月流逝而渐渐衰老的现实,而"定知仙骨变黄芽"则是对永恒生命的一种肯定,表明诗人坚信通过修炼可以达到不朽的境界。
"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仙界之间的频繁往来,以及对另一个世界——即仙界——的深情眷恋。这里的"东城南陌"指的是凡尘中的某个地方,而"频相见"则暗示诗人与仙境之间有着不解之缘。最后一句"应是壶中别有家",借用了《庄子》中"壶中天地"的意象,强调了仙界对诗人的吸引力,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另一种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凡尘与仙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仙槎江口槎溪寺,几度停舟访未能。
自恨频年为远客,喜从异郡识高僧。
云霞色酽禅房衲,星月光涵古殿灯。
何日却飞真锡返,故人丘木翳寒藤。
车马去迟迟,离言未尽时。
看花一醉别,会面几年期。
樵路高山馆,渔洲楚帝祠。
南登回首处,犹得望京师。
寥亮来丰岭,分明辨古钟。
应霜如自击,中节每相从。
静听非闲扣,潜应蕴圣踪。
风间时断续,云外更舂容。
虚警和清籁,雄鸣隔乱峰。
因知谕知己,感激更难逢。
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
出云疑断续,入户乍舂容。
度枕频惊梦,随风几韵松。
悠扬来不已,杳霭去何从。
髣髴烟岚隔,依稀岩峤重。
此时聊一听,馀响绕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