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
年到白头日,行如新戒时。
瓶添放鱼涧,窗迥袅猿枝。
此地堪终老,迷痴自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得道高僧的隐逸生活,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和与世俗的超然脱离。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此句表明只有当一个人成为众人的榜样和引导者,他才能真正被人们尊重和认可。这是诗人对于修炼成仙、德高望重的一种哲学思考。
“年到白头日,行如新戒时。”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将使人变老,但这位修士即便到了白发满头的年龄,其行为举止仍旧保持着年轻时的谨慎和自律。这反映了他对佛法或道德的坚守不懈。
“瓶添放鱼涧,窗迥袅猿枝。”诗人将自己的生活场景化作画面:一个瓶子中盛满了清澈的溪水,里面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窗外是遥远连绵的山峦,上面有古老的树木和盘旋的猿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此地堪终老,迷痴自不知。”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在这片宁静的山林中度过余生,甚至到了老年也不会有所觉察。这份对自然的依赖与融入,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道法修炼、自然生活和超脱尘世的追求与向往。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
虽云竹重先藏路,却讶巢倾不损枝。
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
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
大片纷纷小片轻,雨和风击更纵横。
园林入夜寒光动,窗户凌晨湿气生。
蔽野吞村飘未歇,摧巢压竹密无声。
山阴道士吟多兴,六出花边五字成。
野禽未觉巢枝仄,稚子先忧径竹摧。
半夜忽明非月午,前庭旋释被春催。
碎花若入樽中去,清气应归笔底来。
深拥红炉听仙乐,忍教愁坐画寒灰。
双扉桧下开,寄宿石房苔。
幡北灯花动,城西雪霰来。
收棋想云梦,罢茗议天台。
同忆前年腊,师初白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