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其二)

宦途昏抹漆,达士久悲丝。

汲直世多忌,父清人不知。

隆污俱合道,行止要随时。

富贵真槐蚁,千年看鼎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的《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其二)》。诗中以“宦途”开篇,描绘了官场的黑暗与不公,比喻为“昏抹漆”,形象地展现了官场的腐败与混乱。接着,“达士久悲丝”一句,表达了对正直之士长期遭受压抑和不公待遇的同情与感慨。

“汲直世多忌,父清人不知”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正直之士在世间的遭遇,他们因为坚持原则而受到忌恨,即使清廉如父辈,也往往不被世人理解或认可。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正直者的不公与误解。

“隆污俱合道,行止要随时”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看法,认为无论身处污浊还是高洁之地,都应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但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体现了作者的处世哲学。

最后,“富贵真槐蚁,千年看鼎彝”两句,将富贵比作槐树下的蚂蚁,形象地揭示了富贵的短暂与虚幻,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永恒的价值。这句话提醒人们,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物质的富有,而在于历史的铭记与道德的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深刻地反映了宋代官场的黑暗、社会的不公以及个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抉择与坚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其三)

兵燹三年久,疮痍百姓同。

政须随日化,心要与天通。

刻木期难对,屯膏施易穷。

松江三万顷,盂水爱任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其四)

事丛缘网密,意广忌才疏。

浩浩皇风远,迟迟化日舒。

俗移三纪后,德洽百年馀。

擿伏非仁政,生民本一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刘伯宣尹松江府五首(其五)

烹鲜知政理,履豨识民心。

土壤分南北,诗书亘古今。

遐方犹战伐,癃老正呻吟。

三尺焦桐在,烦公发至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崔郎中游西湖

万顷湖光一苇杭,画桥横接旧堤长。

松环九里烟云湿,梅压孤山水月香。

梵宇琳宫增突兀,铜驼金谷自凄凉。

悲吟一夜头添雪,惭愧崔鸿在洛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